[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对称算法的键盘加密系统及键盘加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9942.5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0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霍建军;吴震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蓝深远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83 | 分类号: | G06F21/83;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密器 键盘加密 服务端 非对称算法 键盘 客户机连接 用户系统 客户端 解密 登入 密文 加密 安全技术领域 登录用户 独立使用 加密装置 输入键盘 通用性强 输出端 输入端 通用的 客户 | ||
本发明涉及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非对称算法的键盘加密系统及键盘加密方法,键盘加密系统包括键盘、加密器、客户端和服务端,键盘用于输入键盘码,加密器用于加密,客户端用于登录用户系统,服务端用于解密并决定用户是否能够登入用户系统。本发明的加密器基于非对称算法对源文码进行加密得到密文,加密器将密文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解密并决定用户是否能够登入用户系统,该加密器是一种通用的可独立使用的加密装置,加密器的输入端通过USB口或PS/2口与键盘相连,加密器的输出端与客户端的客户机连接,这样现有普通的键盘通过加密器与客户机连接后便可实现键盘加密,通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键盘加密系统及键盘加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利用网络进行交易或传输文件越来越普及,为了保证交易过程中密码的安全性,需要对密码进行加密,防止密码被木马程序截获。
现有技术中,用户通常使用键盘作为指令和数据输入装置,实现客户端与用户端之间应用程序的响应指令运行,客户端是与服务端相对应,客户端为用户提供本地服务程序,一般安装在普通的客户机上,需要与服务端互相配合运行,服务端为客户端提供服务,并存储用户相关信息,例如用户账户密码等,用户通过客户端登录应用程序时需要通过密码认证,而如果客户端被木马病毒侵害则用户通过键盘输入密码时会被木马程序记录下来,对账户安全造成威胁,为此人们提出一种加密键盘,例如第“CN201220386190.1”号、名称为“加密键盘及使用该键盘的自助设备”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加密键盘包括存储有第一密钥的存储模块;侦测加密键盘是否被破坏的侦测模块;连接于存储模块和侦测模块的、在侦测模块侦测到加密键盘被破坏时删除存储模块内的第一密钥的第一保护电路。虽然上述加密键盘能够实现密码保护,但是其制造成本高、通用性差,使用时必须将计算机本身配备的普通键盘替换为该种加密键盘,而且加密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加密键盘通用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且通用性强的基于非对称算法的键盘加密系统及键盘加密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基于非对称算法的键盘加密系统包括:
键盘,用于输入键盘码;
加密器,用于加密,所述加密器基于加密算法对源文码进行加密得到密文,所述加密器将所述密文发送给服务端;
客户端,用于登录用户系统;
服务端,用于解密,所述服务端接收密文并根据解密算法对密文进行解密获得键盘输入的源文码,当所述服务端解密得到的源文码与服务端存储的源文码相匹配时,所述服务器认证成功,允许用户登录用户系统。
本发明所述加密器的输入端通过USB口或PS/2口与所述键盘相连,所述加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客户端相连,所述客户端与所述服务端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相互通信。
本发明所述加密器同时将键盘码和密文传输给所述客户端,所述客户端将密文发送给所述服务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非对称算法的键盘加密方法,使用上述的基于非对称算法的键盘加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01写入程序算法:首先服务端随机生成公钥(e,N)和私钥(d,N),并将公钥(e,N)对应的加密程序发送到加密器,同时私钥(d,N)对应的解密程序保留在服务端;
S02加密:加密器开放数据接收功能并接收键盘输入的单个键盘码,对该单个键盘码进行处理,即对单个键盘码上继续添加机器码、时钟码、随机码组合成的源文码,加密器根据加密程序对源文码加密得到密文,加密器将密文发送给服务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蓝深远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蓝深远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99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存储设备数据的保护方法
- 下一篇:数据处理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