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动训练评估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9034.6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0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梁爽;杭文龙;吴虹;刘晓潞;王琼;王平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K9/00;G06T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阳开亮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动 训练 评估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运动训练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脑-机接口系统利用虚拟现实中的触觉仿真与交互反馈的方式,建立三维运动训练场景;
通过检测和分析受试者在所述三维运动训练场景中进行运动训练时的脑电信号变化,从而对交互系统中的触觉反馈进行定量化评估,包括:在三维虚拟运动训练场景中,采集受试者执行有触觉反馈和无触觉反馈的运动训练任务时大脑感觉运动感觉区域产生的脑电信号数据;根据所述脑电信号数据,对交互系统中的视/触觉反馈进行定量化评估,包括:建立脑电信号时频特征模型,所述脑电信号时频特征模型,具体为:其中,ERSP为脑电信号时频特征,Fk(f,t)表示在给定频率f和时间t相对于事件前基线的单个运动训练任务k的频谱估计,n为运动训练任务k的执行次数;利用预建的脑电信号时频特征生成模型以及受试者执行有触觉反馈的运动训练任务时产生的脑电信号数据,生成有触觉反馈的脑电信号时频特征;利用预建的脑电信号时频特征生成模型以及受试者执行无触觉反馈的运动训练任务时产生的脑电信号数据,生成无触觉反馈的脑电信号时频特征;
统计所述有触觉反馈的脑电信号时频特征、所述无触觉反馈的脑电信号时频特征,并统计两者之间的差异;评估在三维虚拟运动训练场景中设置不同的视/触觉反馈对所述受试者训练效果的影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训练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虚拟现实中的触觉仿真与交互反馈的方式,建立三维运动训练场景,具体为:
设置白球对应触觉设备中触笔的当前位置,设置黑球对应移动控制的目标位置,设置灰球对应触笔移动过程中的跟踪点位置,以在三维虚拟运动训练场景中融合实时的视觉反馈;
监控所述触笔沿着管道的中心线在牵引力的作用下跟踪灰球的操作,若所述牵引力反馈所述触笔的当前位置偏离中心线并超出管道范围,则将产生引导力将白球拉回到中心线,同时管道的颜色发生改变,以在三维虚拟运动训练场景中融合实时的触觉反馈。
3.一种运动训练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融合模块,用于利用虚拟现实中的触觉仿真与交互反馈的方式,建立三维运动训练场景;
评估模块,用于通过检测和分析受试者在所述三维运动训练场景中进行运动训练时的脑电信号变化,从而对交互系统中的触觉反馈进行定量化评估,采集单元,用于在三维虚拟运动训练场景中,采集受试者执行有触觉反馈和无触觉反馈的运动训练任务时大脑感觉运动感觉区域产生的脑电信号数据;评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脑电信号数据,对交互系统中的视/触觉反馈进行定量化评估,包括:触觉反馈评估单元,用于利用预建的脑电信号时频特征生成模型以及受试者执行有触觉反馈的运动训练任务时产生的脑电信号数据,生成有触觉反馈的脑电信号时频特征;无触觉反馈评估单元,用于利用预建的脑电信号时频特征生成模型以及受试者执行无触觉反馈的运动训练任务时产生的脑电信号数据,生成无触觉反馈的脑电信号时频特征;统计所述有触觉反馈的脑电信号时频特征、所述无触觉反馈的脑电信号时频特征,并统计两者之间的差异;评估在三维虚拟运动训练场景中设置不同的视/触觉反馈对所述受试者训练效果的影响;
脑电信号时频特征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脑电信号时频特征模型,
所述脑电信号时频特征模型,具体为:
其中,ERSP为脑电信号时频特征,Fk(f,t)表示在给定频率f和时间t相对于事件前基线的单个运动训练任务k的频谱估计,n为运动训练任务k的执行次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动训练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模块,包括:
视觉反馈融合单元,用于设置白球对应触觉设备中触笔的当前位置,设置黑球对应移动控制的目标位置,设置灰球对应触笔移动过程中的跟踪点位置,以在三维虚拟运动训练场景中融合实时的视觉反馈;
触觉反馈融合单元,用于监控所述触笔沿着管道的中心线在牵引力的作用下跟踪灰球的操作,若所述牵引力反馈所述触笔的当前位置偏离中心线并超出管道范围,则将产生引导力将白球拉回到中心线,同时管道的颜色发生改变,以在三维虚拟运动训练场景中融合实时的触觉反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90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