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低功耗的遥控接收和按键响应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8754.0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7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向冰;金慧敏;付贝贝;刘阳;钟婷婷;朱子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耗 遥控 接收 按键 响应 电路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极低功耗的遥控接收和按键响应电路,包括微控制器、遥控接收电路等;当电路处在第一低功耗状态时,遥控接收电路在工作,微控制器大部分时间处在低功耗状态,当电路处在第二低功耗状态时,遥控接收电路停止工作,微控制器也处在低功耗状态;合适的选择两个低功耗状态的时间,既保证电路能及时响应遥控和按键信号,又能使电路的功耗降到最低,即便在环境光为50LUX的情况下,无需外接电源,小面积的光电池提供的电流也能够满足电路的需求,在没有环境光和储能元件时通过按键也可以使电路工作。本申请可用于各种家用电器领域,以降低家用电器的待机功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到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在待机时不需要外接电源的遥控接收和按键响应电路。
背景技术
多种家用电器都有手动按钮,又具有遥控接收装置,如电视、空调等。大多数情况下,不使用电器时,按下遥控器的关闭键,电器处在待机状态,等待遥控器或者是手动按钮发出工作信号。在待机状态下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等工作电源仍然连接在电器上,不仅不安全还存在着一定的功耗。例如电视机的待机功耗可以达到0.5W,空调的待机功耗一般为3W,数字机顶盒为5W左右。全世界的这些家用电器在待机的情况下将会消耗可观的电力能源。
为了进一步节能环保,需要降低电视、空调、机顶盒的待机功耗,降低目前全世界此类家用电器的待机功耗非常有意义。然而现有技术都很难做到在待机时交流电或直流电源零功耗,有一部分技术是采用电池或电容等储能元件,在电器正常工作时从外接工作电源中获取一部分电能,在待机时利用这部分的电能,即便在待机状态下使用的能源也是从工作电源中获得的。
有些技术提出采用太阳能电池板等光电池供电,因而待机时不需要从外接的工作电源中获得能量,但由于在待机状态下电路的功耗比较大,因而光电池板的面积比较大,难以安装到电器上,由于电器大多放在室内,在夜晚室内环境下,即便采用很大的光电池也不能满足电器的待机功耗。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提出采用大的光电池供电和大容量储能元件储能以满足夜晚的需求,不仅增加了成本还进一步增加了电器体积,所以一直没有推广。
为了彻底将待机状态下的外接电源功耗降到零,真正实现待机时的电能也不从工作电源中获得,并且系统的体积也足够小,成本足够低,需要进一步降低待机状态下的电器功耗,设计新的方案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待机时的功耗,使得光电池和、或储能元件能够满足待机的要求,真正使待机时的电能也不从外接电源中获得。本申请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极低功耗的遥控接收和按键响应电路,包括微控制器、遥控接收电路、按键、储能元件;储能元件与微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电子开关、传感器、以及与微控制器配合的看门狗或定时器;遥控接收电路与微控制器电连接;微控制器控制遥控接收电路是否工作;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电连接;电子开关具有控制端,电子开关的控制端与微控制器电连接,按键与电子开关并联后串联在电源线中;微控制器控制电子开关的导通和断开,在电子开关导通或按键闭合时给后续的负载供电,在电子开关断开并且按键断开时,后续的负载得不到电能; 电流先通过按键或电子开关,再通过传感器。
电路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内容a,微控制器使遥控接收电路工作,经过时间T1后,电路进入第一低功耗状态;在第一低功耗状态微控制器处在低功耗中,遥控接收电路继续工作;当遥控接收电路收到信号后发出的电信号使微控制器从低功耗状态中恢复到正常状态,微控制器识别遥控接收电路接收到的信号,如果是正确的遥控信号,微控制器使电子开关导通;如果在T2时间内遥控接收电路一直没有使微控制器恢复到正常状态,看门狗或者定时器就使微控制器从低功耗状态中恢复到正常状态;
内容b,在按键闭合时,电源线导通,传感器向微控制器发出电信号,微控制器检测到变化的电信号或被该电信号从低功耗中恢复到正常状态,微控制器使电子开关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87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