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耐高温导电润滑膏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8486.2 | 申请日: | 2017-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3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洪其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其祥 |
主分类号: | C10M169/06 | 分类号: | C10M169/06;C10N30/06;C10N30/08;C10N50/10;C10N40/04;C10N40/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26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耐高温 导电 润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材料,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耐高温导电润滑膏。
背景技术
润滑脂是为了解决设备在运转时产生离心力的状态下,为减少设备摩擦磨损需要的一种润滑材料。
与润滑油相比,由于使用更加容易的原因,被更广泛的应用于润滑各类产业机械的润滑部分。
目前的普遍现象是用国产高温脂使用,频繁停机、注油,影响正常生产,浪费能源,污染环境,劳动强度大,设备养护成本高。一部分企业用进口产品(例如美国LE公司的1275脂),价格昂贵,运输周期长,成本费用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养效果好的新型耐高温导电润滑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耐高温导电润滑膏,包括基础油、石墨烯、碳黑、氧化锌、硬脂酸、氟化石墨、高碱值磺酸钙、亚磷酸二乙酯、聚硫化物,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基础油80-100、石墨烯1-2、碳黑5-8、氧化锌8-16、硬脂酸10-15、氟化石墨10-16、高碱值磺酸钙5-10、亚磷酸二乙酯5-6、聚硫化物5-9。
作为优选,所述新型耐高温导电润滑膏还包括基础油100、石墨烯1、碳黑7、氧化锌12、硬脂酸10、氟化石墨11、高碱值磺酸钙9、亚磷酸二乙酯6、聚硫化物7。
作为优选,所述基础油选自合成烃、合成酯、聚醚、硅油、含氟油、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所述基础油的50℃运动粘度范围在 500cst ~ 15000cst。。
作为优选,所述碳黑中氢氧化锂的质量百分浓度为 20 ~ 30。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新型耐高温导电润滑膏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亚磷酸二乙酯和硬脂酸、氟化石墨依次投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至50~60℃,保持在此温度范围下持续搅拌10min ;
②在步骤①混合物投入基础油,搅拌加热至 80 ~ 90℃,使基础油均匀分布在混合物里 ;
③在步骤②混合物依次投入石墨烯和高碱值磺酸钙,搅拌加热至100~130℃;
④将步骤③混合物继续加热至140~150℃,然后投入碳黑,保持在此温度范围下持续搅拌 30min,使碳黑均匀分布在混合物里 ;
⑤在步骤④混合物依次投入氧化锌和聚硫化物,搅拌加热至 180 ~190℃,然后搅拌自然降温至 40℃ ;
⑥均化脱气后成品。
本发明的新型耐高温导电润滑膏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用于滚动零部件上的一种高性能的油脂,含有特殊的聚合物使它具有优异的高温性。适用于高速齿轮箱有耐高温,粘度高,不易跑油,持久高效。。
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耐高温导电润滑膏,包括基础油、石墨烯、碳黑、氧化锌、硬脂酸、氟化石墨、高碱值磺酸钙、亚磷酸二乙酯、聚硫化物,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基础油80-100、石墨烯1-2、碳黑5-8、氧化锌8-16、硬脂酸10-15、氟化石墨10-16、高碱值磺酸钙5-10、亚磷酸二乙酯5-6、聚硫化物5-9。
作为优选,所述新型耐高温导电润滑膏还包括基础油100、石墨烯1、碳黑7、氧化锌12、硬脂酸10、氟化石墨11、高碱值磺酸钙9、亚磷酸二乙酯6、聚硫化物7。
作为优选,所述基础油选自合成烃、合成酯、聚醚、硅油、含氟油、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所述基础油的50℃运动粘度范围在 500cst ~ 15000cst。。
作为优选,所述碳黑中氢氧化锂的质量百分浓度为 20 ~ 30。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新型耐高温导电润滑膏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亚磷酸二乙酯和硬脂酸、氟化石墨依次投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至50~60℃,保持在此温度范围下持续搅拌10min ;
②在步骤①混合物投入基础油,搅拌加热至 80 ~ 90℃,使基础油均匀分布在混合物里 ;
③在步骤②混合物依次投入石墨烯和高碱值磺酸钙,搅拌加热至100~130℃;
④将步骤③混合物继续加热至140~150℃,然后投入碳黑,保持在此温度范围下持续搅拌 30min,使碳黑均匀分布在混合物里 ;
⑤在步骤④混合物依次投入氧化锌和聚硫化物,搅拌加热至 180 ~190℃,然后搅拌自然降温至 40℃ ;
⑥均化脱气后成品。
以上公开的仅为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润色、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其祥,未经洪其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84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