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缝纫刺绣机的送珠管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8256.6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7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蔡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海强 |
主分类号: | D05C7/08 | 分类号: | D05C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纫 刺绣 送珠管绣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缝纫刺绣机的送珠管绣装置,料斗机构包括外斗和可拆卸设于外斗内的推料内斗,推料内斗设有可旋转推动珠管的推料组件,推料内斗底壁与外斗底壁之间设有入料间隙,入料间隙与单个珠的轴线高度或单个管的径向长度相适配,外斗底壁开设有导料槽,导料槽开设有供单个珠管下落的出料孔,导料槽对应出料孔设置供单个珠管进入的小宽度段,导料槽的出口至出料孔具有排出未掉落入出料孔的珠管的大宽度段,钢轴一端延伸至送珠机构,另一端延伸至出料孔,出料孔设于入料间隙内。该送珠装置不会让珠管杂乱的挤压着进入出料孔,有效的防止推料料斗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卡滞,同时免去因挤压损坏而产生废珠,珠管的利用率升高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刺绣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缝纫刺绣机的送珠管绣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脑刺绣的绣珠工艺中,送料装置主要作用是把刺绣用的珠子输送到绣针下方。其结构通常包括机架、料斗机构、传动机构和送珠机构,传动机构主要包括钢轴和抱紧组件,料斗机构、传动机构和送珠机构都设置在机架上面,并由根钢轴依次穿过连接,钢轴固定设置在机架上,其主要是两挡片相互对夹设置在钢轴的轴向两侧,随着驱动件的转动来逐个按序下放珠子。需要使用的珠子被投放至料斗机构,然后从料斗机构底部按秩序套入钢轴上,然后经过传动机构将珠子依次运送到送珠机构上,最后再由送珠机构将珠子有序的推送至刺绣针下,让刺绣针逐个带走珠子进行缝纫刺绣工作。
老式的送珠装置存在的缺陷较多,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传动机构将珠子传送给送珠机构后,珠子需要被引导进入到送珠机构,才能够顺利的被缝纫刺绣机的绣针选取到,老式的是设置可以对夹抱紧的结构来卡住珠子,让珠子逐个下放,这种结构由于具有一定加工难度,难以做到精细化,故而通常只能抱紧大珠,小珠就非常容易遗漏而直接下落,从而影响到送珠机构的正常运行;
其次是料斗机构的料斗通常是采用的不可视的材料制成的,在加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难以观察料斗内的珠子容量,从而导致工作人员难以控制加工量;
再者推动组件通常是用推动轴来带动叶片的形式,料斗内的推动轴带动叶片来不断搅拌来让珠子运动至落珠孔,进而套至钢轴上,珠子容易被转动的叶片损坏,且具有较大硬度的珠子也会损坏叶片,造成极大浪费;
另外珠子运送到传动机构是在料斗的底部对应钢轴的位置开设的落料孔完成的,在推动轴搅拌珠子的过程中,珠子并不能有序的进入到小孔中,过多的珠子累积在一起朝向小孔挤,将会损坏珠子,从而产生大量的废珠,增大了加工成本,并且单个的落珠孔容易被珠子堵死而让装置不能正常运转;同时过多的珠子挤压在一起会造成废珠清理困难的问题,再者珠子的杂乱的挤向小孔也会降低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刺绣机的送珠管绣装置, 该送珠装置不会让珠管杂乱的挤压着进入出料孔,有效的防止推料料斗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卡滞,同时免去因挤压损坏而产生废珠,珠管的利用率升高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缝纫刺绣机的送珠管绣装置,包括机架、料斗机构、传动机构和送珠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均设于机架上的钢轴和抱紧组件,所述料斗机构包括外斗和可拆卸设于外斗内的推料内斗,所述推料内斗设有可旋转推动珠管的推料组件,所述推料内斗底壁与外斗底壁之间设有入料间隙,所述入料间隙与单个珠的轴线高度或单个管的径向长度相适配,所述外斗底壁开设有导料槽,所述导料槽开设有供单个珠管下落的出料孔,所述导料槽对应出料孔设置供单个珠管进入的小宽度段,所述导料槽的出口至出料孔具有排出未掉落入出料孔的珠管的大宽度段,所述钢轴一端延伸至送珠机构,另一端延伸至出料孔,所述出料孔设于入料间隙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海强,未经蔡海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82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