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手机外壳冷镦拉伸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8198.7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2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鑫捷顺五金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9/12 | 分类号: | B21J9/12;H04M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手机外壳 拉伸 成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手机外壳成型工艺,特别是涉及铝合金手机外壳冷镦拉伸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已经过了数次升级换代,成为科技进步的时代缩影,而手机外壳不仅是手机强有力的防护伞,增强手机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能提升使用者的产品体验。因此,制作手机外壳的材料要求具有强度高、耐热导热性良好、具有电磁屏蔽性、尺寸稳定、外观好等特点,而成形产品则向轻量薄壁化方向发展,以达到保护、散热、美观的作用,这也对手机外壳的成形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铝合金机壳加工比塑料难度大,要使用大量的CNC机床,尤其是复杂零件结构,加工成本非常高,而且,由于CNC的技术原因,现在铝合金机壳必需有一定的厚度,也就是说,不能通过CNC加工出比较薄的铝合金机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铝合金手机外壳冷镦拉伸成型工艺,缩短了CNC加工时间,降低了CNC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铝合金手机外壳冷镦拉伸成型工艺,它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冲床下料:根所实际需要确定确定厚度,冲出铝合金型材;
二、冷镦拉深粗成型:对步骤一冲出的铝合金型材进行拉深成型,使铝合金型材初步形成手机外壳形状;
三、锻造精成型:对步骤二拉深处理得到的手机外壳型材通过锻造来完成按实际需要制作的内部的注塑槽以及其他各个部位,此步骤只需进行一次;
四、CNC粗加工:对步骤三锻造出的产品通过CNC去除面部粗皮入加工基准孔并预留精加工量;
五、注塑成型:对步骤四加工的产品进行注塑,在手机外壳内部形成相应的内部结构;
六、CNC精加工:对步骤五注塑后的产品进行CNC精加工,去除步骤四所预留的精加工量,采用CNC精加工重复四次,加工到产品外观面预留抛光余量;
七、对步骤六加工的产品进行抛光处理和阳极处理,即完成铝合金手机外壳的成型。
所述步骤三锻造的方式采用油压机进行锻造。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的铝合金手机外壳冷镦拉伸成型工艺采用冷镦拉伸的方式生产手机外壳铝板,粗加工出外壳雏形,再结合CNC生产,减少了CNC加工负担,降低能源损耗以及原材料的损耗,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注塑方式形成内部结构,不需要单独加工内部塑件,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无需完全使用金属切削形成内部结构,节省能源,降低金属材料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铝合金手机外壳冷镦拉伸成型工艺的加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手机外壳冷镦拉伸成型工艺,它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冲床下料:根所实际需要确定确定厚度,冲出铝合金型材;
二、冷镦拉深粗成型:对步骤一冲出的铝合金型材进行拉深成型,使铝合金型材初步形成手机外壳形状;
三、锻造精成型:对步骤二拉深处理得到的手机外壳型材通过油压机锻造出按实际需要制作的内部的注塑槽以及其他各个部位,此步骤只需进行一次;
四、CNC粗加工:对步骤三锻造出的产品通过CNC去除面部粗皮入加工基准孔并预留精加工量;
五、注塑成型:对步骤四加工的产品进行注塑,在手机外壳内部形成相应的内部结构;
六、CNC精加工:对步骤五注塑后的产品进行CNC精加工,去除步骤四所预留的精加工量,采用CNC精加工重复四次,加工到产品外观面预留抛光余量;
七、对步骤六加工的产品进行抛光处理和阳极处理,即完成铝合金手机外壳的成型。
本实施例的铝合金手机外壳冷镦拉伸成型工艺采用冷镦拉伸的方式生产手机外壳铝板,粗加工出外壳雏形,再结合CNC生产,减少了CNC加工负担,降低能源损耗以及原材料的损耗,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注塑方式形成内部结构,不需要单独加工内部塑件,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无需完全使用金属切削形成内部结构,节省能源,降低金属材料的损耗。
上述实施例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转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鑫捷顺五金机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鑫捷顺五金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81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兼具回程和加载功能的重型双功能压机动梁平衡控制回路
- 下一篇:透气型锻造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