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辋扩口的工艺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7651.2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3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顺平;孙锋峰;汪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1/02 | 分类号: | B21D4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辋扩口 工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辋扩口的工艺方法:1)将焊接好的轮辋工件轴向套入扩口块,使轮辋工件两端到达第一斜面、第二斜面所在的位置,直至抵靠在限位块;2)锥形轴伸出,带动扩口块径向往外移动,位于扩口块两端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挤压轮辋工件两端,对工件进行扩口,直至扩口达到要求的尺寸;3)锥形轴缩回,取出工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采用径向挤压轮辋两端使其形成扩口;相较于传统轴向上下挤压成型方式,本发明的成型工件精度较高、一致性更高,表面质量更好,模具不易磨损,生产效率更高。2、在扩口变形时可同时检测扩口是否开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压成型工艺及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轮辋扩口的工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轮辋在焊接完成后,需要进行扩口,便于进行后续的滚型工序,传统的方法是轮辋竖置通过模具的上下相对运动对轮辋两端进行扩口,由于存在上下模具之间的运动距离长(包括合模动作的距离以及取放工件的预留间隙)、上下模具具有位置精度偏差、上下模具磨损程度不一致(由于轮辋两端扩口尺寸、斜度不一,故两端承受力度不一,导致上下模具磨损程度不一)、带动上下模具运动的动力的震动等等因素,造成批量生产中的工件精度较差、一致性不高,表面质量不理想,模具极易磨损,生产效率低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型速度快、生产效率较高的轮辋扩口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度较高、生产效率较高的轮辋扩口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一种轮辋扩口的工艺方法:
1)将焊接好的轮辋工件轴向套入扩口块,使轮辋工件两端到达第一斜面、第二斜面所在的位置,直至抵靠在限位块;
2)锥形轴伸出,带动扩口块径向往外移动,位于扩口块两端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挤压轮辋工件两端,对工件进行扩口,直至扩口达到要求的尺寸;
3)锥形轴缩回,取出工件。
作为优选,在环列的扩口块中,在位于上方的一块扩口块设置孔道,工件对焊位置对应该扩口块,并在工件扩口外侧密封;锥形轴伸出后,孔道接入2-6Bar的气压,一旦对焊位置出现开裂导致气压下降,设备停止运行。
本发明一种轮辋扩口装置,其包括:
基座,基座上具有保持架;保持架为圆柱体,圆柱体中心部具有轴孔,圆周壁上周向设置若干个条形槽;
在外部动力驱动下在所述保持架轴孔中轴向移动的锥形轴,其头部为直径渐缩的锥形;
在保持架的条形槽中径向滑动的若干个定位块,定位块根部收缩成条形,条形部与所述条形槽构成滑动配合,且条形部底面抵靠在锥形轴的锥形头部外周上;
固定于所述定位块上的扩口块,扩口块的外周面为与轮辋适配的弧形;在扩口块截面上,中部具有平面,两侧分别具有第一斜面、第二斜面,中部平面和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包绕成与轮辋内圆周壁适配的轮廓;第一斜面与锥形轴轴线的夹角小于第二斜面与锥形轴轴线的夹角;
以及设置于第一斜面一侧以控制轮辋外扩时尺寸的限位块。限位块可固定于基座,也可固定于外部机构上。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锥形轴的轴向运动,带动定位块及扩口块径向外扩而将轮辋两端扩口。
作为优选,扩口块外周中部具有凹槽,凹槽中设置调整块,调整块顶面和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包绕成与轮辋内圆周壁适配的轮廓。方便调整扩口工件的内径。
作为优选,定位块上设置挡块,挡块具有勾部;挡块位于第二斜面一侧且勾部扣压在扩口块上。扩口块固定更稳定,牢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76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端口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充电升降式机器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