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量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6917.1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2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艾伦·弗里亚斯·韦尔兹;塞缪尔·阿齐兹·梅巴斯尔;罗曼·维诺库尔;凯文·吉恩·麦克卡勒夫;迈克尔·大卫·贝德纳;卡尔·尤塔卡·伊瓦哈实;大卫·布伦特·西尔斯;彼得·杰弗里·托马斯;尤-川·斯尔;希罗希·苏祖基;本杰明·安·成·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思迈发动机及马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瑞朋;杨生平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发生器 | ||
一种流量发生器,其包括壳体、构造为产生加压可呼吸空气流的鼓风机、以及用于将鼓风机支撑在壳体内并且在鼓风机的低压侧与高压侧之间提供压力密封的悬置设备。悬置设备包括沿着所述鼓风机的周边设置的用于吸收至少径向地施加到鼓风机的冲击的波纹状部分以及沿着鼓风机的上侧和/或下侧设置的用于吸收至少轴向地施加到鼓风机的冲击的一个或多个锥体。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2年12月20日、申请号为201280073027.2、发明名称为“流量发生器”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2年3月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607,176的权益,其通过引用的方式整体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用于产生待传送到患者的可呼吸气体流的流量发生器。在实例中,可以在气道正压(PAP)设备中使用流量发生器以将呼吸治疗传送到患者。此种疗法的实例是持续气道正压(CPAP)疗法、非侵入性正压通气(NIPPV)、可变气道正压(VPAP)、以及双级气道正压。此疗法用于治疗包括睡眠呼吸障碍(SDB)并且尤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背景技术
流量发生器用于产生可呼吸气体流以便治疗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流量发生器可以构造为连接到例如面罩的患者接口,以将可呼吸气体流传送到患者气道。
在流量发生器中设有鼓风机以产生可呼吸气体流。鼓风机可以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包括旋转部分和非旋转部分,所述旋转部分包括例如具有安装在其上的推进器的轴。电机的操作可以产生噪音与振动。由于该治疗可以在睡眠期间传送到患者,因此噪音与振动的产生可能降低治疗的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流量发生器,其包括构造为将鼓风机支撑在壳体内并且在鼓风机的低压侧与高压侧之间提供压力密封的悬置设备。
本公开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流量发生器,其包括构造为将鼓风机支撑在壳体内以允许沿着任何定向操作流量发生器的悬置设备。
本公开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流量发生器,其包括构造为将鼓风机支撑在壳体内并且吸收径向地与轴向地施加于鼓风机的冲击的悬置设备。在实例中,悬置设备可以包括沿着所述鼓风机的周边设置的用于吸收至少径向地施加于鼓风机的冲击的波纹状部分以及沿着鼓风机的上侧和/或下侧设置的用于吸收至少轴向地施加于鼓风机的冲击的一个或多个锥体。
本公开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流量发生器,其包括具有用于支撑鼓风机的鼓风机室的壳体,鼓风机室具有用于在其低压侧上的允许空气进入鼓风机的至少一个开口以及在其高压侧上的用于允许空气离开鼓风机室的至少一个开口。
本公开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流量发生器,其包括构造为容纳与支撑在气流路径外部的PCB的壳体。
本公开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流量发生器,其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沿着其侧壁周边的一个或多个肋一个或多个肋,例如以在空气吸入过程中降低湍流频率噪音/高频噪音,为了美观,在入口处隐藏或者以其它方式混入空气过滤件。
本公开技术的另一方面涉及流量发生器,其中电源线连接包括从PCB直接延伸到壳体外部的引线。
本公开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流量发生器,其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例如通过活动铰接件可移动地安装到壳体的顶部覆盖件的接口按钮,以允许所述按钮致动设置到附装在顶部覆盖件内的PCB的开关。
本公开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流量发生器,其包括具有直接连接到PCB的,例如并非利用引线连接到PCB的磁线的鼓风机。
本公开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流量发生器,其包括设有适当尺寸的横截面积的气流路径以防止湍流气流。
本公开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流量发生器,其包括设有反射表面的气流路径以降低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思迈发动机及马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思迈发动机及马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69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