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温控时污泥碳化方法及多段式控温控时污泥碳化炉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086578.7 | 申请日: | 2017-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0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鲁涛;仲伟聪;池保华;石春梅;朱宝飞;马杰伟;周楠;徐翔娜;韩延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10 | 分类号: | C02F11/10;C10B1/06;C10B5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 地址: | 710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控 污泥 碳化 方法 段式 | ||
1.一种控温控时污泥碳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段高温碳化生物质得到生物质炭,第二段污泥与所述生物质炭共同中温碳化得到污泥炭,第三段所述污泥炭与畜禽粪便共同低温碳化得到复合炭,所述高温碳化、中温碳化和低温碳化的温度分别为800℃-700℃、600℃-500℃和300℃-2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污泥和畜禽粪便的添加量按质量比为2-3:4-5: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碳化、中温碳化和低温碳化的时间分别为50-60min、30-40min和20min。
4.一种多段式控温控时污泥碳化炉,包括内筒(1),内筒(1)通过内筒(1)中的传动轴(2)带动传动轴(2)上的螺旋叶片(3)运转,其特征在于,内筒(1)前端上侧依次设置有第一碳化原料进料口(N1)和第二碳化原料进料口(N2),内筒(1)末端下侧设置有碳化物出口(N3),内筒(1)上侧在第二碳化原料进料口(N2)和碳化物出口(N3)之间设置有调理剂进料口(N4),第二碳化原料进料口(N2)和调理剂进料口(N4)之间设置有碳化可燃气出口(N5);
所述内筒(1)前端与第二碳化原料进料口(N2)之间的内筒(1)外部设置有高温加热夹套(4),高温加热夹套(4)首末两端两侧处分别设置高温热源进口(N6)和高温热源出口(N7),第二碳化原料进料口(N2)与调理剂进料口(N4)之间的内筒(1)外部设置中温加热夹套(5),中温加热夹套(N2)首末两端同侧分别设置中温热源进口(N8)和中温热源出口(N9),调理剂入口(N4)与碳化物出口(N3)之间的内筒(1)外部设置低温加热夹套(6),低温加热夹套(6)首末两端两侧分别设置低温热源进口(N10)和低温热源出口(N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污泥碳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化原料进料口(N1)和第二碳化原料进料口(N2)上设置有料位调节阀(7)。
6.如权利要求4所述污泥碳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末端设置有料位观测口(8)。
7.如权利要求4所述污泥碳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及螺旋叶片(3)表面设置有耐磨耐蚀涂层。
8.如权利要求4所述污泥碳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加热夹套(4)、中温加热夹套(5)及低温加热夹套(6)与内筒(1)之间的空腔中均设置有多个导流翅片(9)。
9.如权利要求4所述污泥碳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与内筒(1)之间采用填料函和迷宫组合式密封结构(10)。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污泥碳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上设置有变频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65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热氧化撬装设备处理含油污泥工艺
- 下一篇:梯级换热热水解反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