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生忍冬鞣质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6539.7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9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朝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355 | 分类号: | A61K36/355;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忍冬 鞣质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鞣质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生忍冬鞣质提取方法及其抗菌活性。
背景技术
岩生忍冬(Lonicera rupicola Hook.f.et.Thomson)为忍冬科忍冬属常绿藤木植物,主要分布于甘肃、宁夏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林芝、错那),在四川主要分布在海拔2.1-4.3km的灌木丛中。药用其叶和花蕾,具温胃止痛的功效。鞣质又称植物单宁或植物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类的多元酚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止血、抑制微生物、抗过敏、抗肿瘤、抑制脂质过氧化、抗突变、抗衰老、抗白内障、抗乙肝病毒,其主要表现为抗肿瘤作用,其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等,鞣质除少数为结晶外,大多为灰白色无定形粉末,并多具有吸湿性。近年来,鞣质的研究、开发利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更广泛的关注。目前,鞣质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如食品、医药、生化、材料、环保等领域。因而鞣质的提取也就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鞣质能溶于乙酸乙酯,乙醇,甲醇,丙酮等有机溶剂,由于乙酸乙酯则比较特殊,它亲水性差,除少量水饱和外,大多数情况下可与水很好的分层,利用此性质可以用乙酸乙酯萃取,鞣质的水溶液将大部分鞣质转移到乙酸乙酯层,而将较少量的水溶性杂质留在水层,从而达到提纯鞣质的目的。由于乙酸乙酯提取鞣质存在提取率低和提取步骤繁琐等弊端,因此开发一种以丙酮为提取溶剂的岩生忍冬鞣质成分提取方法,为岩生忍冬在川西北藏区畜禽疾病防控中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生忍冬鞣质提取方法,旨在解决乙酸乙酯提取鞣质存在提取率低和提取步骤繁琐等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岩生忍冬鞣质提取方法,所述岩生忍冬鞣质提取方法采用丙酮溶液提取法包括:
(1)将岩生忍冬粉碎,过40目药典筛;
(2)称取岩生忍冬5g,按1:20料液比加入50%丙酮,于40℃浸提2次,每次浸提时间50分钟;
(3)在循环水式真空泵和低温冷却液循环泵负压冷冻条件下,将上清液在50℃下用旋转蒸发仪RE-3000浓缩。
进一步,所述岩生忍冬鞣质最小抑菌浓度为5.882mg/mL。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所述岩生忍冬鞣质提取方法提取的鞣质。
本发明提供的岩生忍冬鞣质提取方法,植物鞣质主要分为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两大类,本发明提供的岩生忍冬鞣质提取物,经颜色反应鉴定,岩生忍冬中提取的鞣质为缩合鞣质。正交试验设计和分析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工艺优化试验设计和分析方法,其特点在于节能省时,流程简单、易操作,弥补了单一因素对提取工艺操作达不到优化的结果,从而使结果更加可靠。为优化岩生忍冬鞣质的提取工艺提供了理论方法依据。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采用丙酮溶液提取法对岩生忍冬中鞣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丙酮浓度50%、浸提温度40℃、浸提次数2次、浸提时间50min。在上述最佳条件下,3次平行试验提取平均的总浸膏率为19.99%,均值都高于正交试验的浸膏率。3次平行试验所得的总浸膏经过活性炭脱色和乙酸乙酯萃取后得到的鞣质最终得率较高。由于鞣质具有氧化性和抗菌作用,提取物鞣质对除肠沙门氏菌肠亚种CGMCC1.10754、阴沟肠杆菌阴沟亚种CGMCC1.1022外的12种标准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测得其最小抑菌浓度5.882mg/mL。
本发明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采用丙酮溶液提取法对岩生忍冬中鞣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丙酮浓度50%、浸提温度40℃、浸提次数2次、浸提时间50min,为优化岩生忍冬鞣质的提取工艺提供了理论方法依据。根据微量稀释肉汤法测定的岩生忍冬对维氏气单胞菌CGMCC3700和大肠杆菌ATCC25922等12种标准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882mg/mL,对肠沙门氏菌肠亚种和阴沟肠杆菌阴沟亚种没有抑菌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岩生忍冬鞣质提取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民族大学,未经西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65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玛咖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妇科抗菌凝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