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素管涂布膨胀抓手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6115.0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4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其文;石荣静;李祥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展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3/02 | 分类号: | B05C13/02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32230 | 代理人: | 徐蓓 |
地址: | 223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素管涂布 膨胀 抓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打印机硒鼓鼓芯生产设备领域,尤其为一种素管涂布膨胀抓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生产激光打印机硒鼓鼓芯的过程中,产品经过车削加工以后作为素管进入无尘室(涂布净房)。在无尘室内要进行三道表面涂布工艺,原来的生产线是半自动的,产品在经过表面清洗并烘干之后,由人工辅助将管底部密封部件(底塞)一个个摆放到管口,并经过我们的专用压底塞机器将底塞一一压入管口底部进行密封,最终状态如图1所示。确保每支管子都密封之后进入自动涂布线进行三道涂布工艺,因此底塞一直以来在我们对产品涂布工艺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也因为有了底塞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表观质量和生产车间的产量。
但是,随着市场对我们产品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使用底塞的涂布工艺也逐渐暴露了它特有的一些弊端,具体如下:1、底塞的自身质量好坏,而现有技术、现有的生产成本下生产的底塞的质量容易出现波动,会直接影响到生产线的品质,造成漏涂料、管底小气泡、涂层表面污染等等情况;2、在压底塞工序中,由于底塞是塑料件,外径尺寸公差范围较大;常常会在将底塞压入管口过程中磨擦产生的粉屑粘在管底,在涂布时随着铝管调入涂布杯或者粘附在涂层上产生白点不良。鉴于上面两个方面不稳定因素会一直存在,难以克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在涂布工艺中无需底塞即可保证素管端口密封的素管涂布膨胀抓手,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素管涂布膨胀抓手,该抓手用于抓取涂布前的素管,具体包括主杆、顶杆、弹性连接件以及胀头,所述主杆的中部纵向设置有贯通的孔道,顶杆可相对于所述主杆纵向移动地插接于所述孔道中;顶杆的下端穿出所述孔道的下端口,所述主杆的下端外壁呈倒置的圆锥台部,所述胀头连接于所述顶杆的下部,并且该胀头为套筒状的弹性形变件,所述弹性连接件弹性连接所述顶杆与主杆,顶杆在弹力作用下上行使得所述胀头箍套于所述圆锥台部并且胀头在随所述顶杆上行的过程中作径向膨胀使得其直径在自然状态下由小于素管的内径增大至大于素管的内径;所述主杆的中部直径大于所述圆锥台部的上端直径,在所述主杆的中部形成位于所述圆锥台部上方并且与所述素管的端口相对应的密封面,所述密封面的内径小于所述素管的内径,密封面的外径不小于所述素管的外径。
初始状态,克服弹性连接件的弹力下压顶杆,使得胀头自圆锥台部的上部向下滑动,从而胀头作径向收缩使得胀头的直径小于素管的内径,此时将抓手的下部插入素管内直至素管的端口与所述密封面相抵,继而松开所述顶杆,顶杆在弹性连接件的弹力作用下上行,使得胀头作径向膨胀从而与所述素管的内壁相抵,基于静摩擦力的作用,素管被固定于抓手的下端,并且保持素管的端口呈密封状态,此时将素管作浸渍涂布,涂布作业完成后,下压顶杆,则管子自抓手下部脱落。
弹性连接件为蓄能元件,以减少顶杆驱动机构的作业次数并且简化连接结构,具体采用弹簧。
弹簧可以设置于主杆的内部,此时,所述的素管涂布膨胀抓手,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孔道的上部直径大于所述孔道的下部直径,从而在所述孔道的中部形成台阶面,所述顶杆的上部箍套有位于所述台阶面上侧的弹簧套,所述弹簧箍套于顶杆上并且弹簧的两端分别弹性牵拉所述台阶面与所述弹簧套,从而弹性连接所述顶杆与主杆,顶杆的上端穿出所述孔道的上端口。
当然,弹簧也可以设置于主杆的外部,此时,所述的素管涂布膨胀抓手,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顶杆的上端穿出所述孔道的上端口,并且该顶杆位于所述孔道上方的部分套接有弹簧套,弹簧箍套于所述顶杆位于孔道上端的部分,并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弹性抵触于所述弹簧套的下侧与所述顶杆的上端面。
为了便于抓手进入素管内部,所述的素管涂布膨胀抓手,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顶杆的下端连接有导向头,所述导向头的下端呈尖锐状或者倒置的锥形。
所述的素管涂布膨胀抓手,其进一步设计在于,胀头的主体呈套筒状,并且套筒的上端、下端分别具有上端面、下端面;所述下端面的中心具有与所述顶杆的下部等径的连接孔并且下端面经由该连接孔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杆上,所述上端面的中部设置有膨胀孔,该膨胀孔的内径不小于所述顶杆的直径。
所述的素管涂布膨胀抓手,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下端面的厚度大于所述上端面以及胀头的侧壁的厚度;此时增大了胀头下端面与顶杆外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使得胀头的下端面不易形变从而确保了胀头与顶杆之间的连接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展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展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61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打胶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骨架型透皮贴片涂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