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站用簸箕型进水流道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6005.4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1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生;李扬;王学吉;付强;司翔宇;张国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泵站 簸箕 进水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泵站用簸箕型进水流道的设计方法,给出了簸箕型进水流道的主要几何参数:叶轮中心至进水流道底板的高度Hw、进水流道进口段的宽度Bj、进水流道进口至泵轴线的长度XL、喇叭管进口直径DL、中隔板厚度BL、中隔板厚度BT、比例系数K,其特征关系如下:
Hw=0.063×(KD)2-(KD)4×10-4+9.7×10-6×(KD)2n+4.8×10-4n-2.84 (1)
DL=10.02D-25.13Q-12.27DQ+30.73Q2+2.515 (4)
式中:
Hw—泵站用泵的叶轮中心高度,米;
K—比例系数;
D—泵站用泵的叶轮直径,米;
Bj—进水流道进口段的宽度,米;
XL—进水流道进口至泵轴线的长度,米;
DL—喇叭管进口直径,米;
BL—中隔板厚度,米;
BT—中隔板厚度,米;
Q—泵站用泵的流量,米3/秒;
n—泵站用泵的转速,转/分钟;
H—泵站用泵的扬程,米;
ns—泵站用泵的比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站用簸箕型进水流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型进水流道的几何参数还包括进水流道进口高度Hj,设计公式为:
Hj=1.052×10-14+0.6Bj-5.031×10-18n+5.494×10-16Bj2+2.034×10-18nBj (8)
式中:
Hj—进水流道进口高度,米;
Bj—进水流道进口段的宽度,米;
n—泵站用泵的转速,转/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站用簸箕型进水流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型进水流道的几何参数还包括吸入室后壁距XT,设计公式为:
式中:
XT—吸入室后壁距,米;
XL—进水流道进口至泵轴线的长度,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泵站用簸箕型进水流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型进水流道的几何参数还包括吸入室下边线曲率半径R1,设计公式为:
R1=120.4sin(0.02742XT-6.842×10-6) (10)
式中:
R1—吸入室下边线曲率半径,米;
XT—吸入室后壁距,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站用簸箕型进水流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型进水流道的几何参数还包括进口段上边界曲率半径R,设计公式为:
式中:
R—进口段上边界曲率半径,米;
Bj—进水流道进口段的宽度,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600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