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海上运行的高速动车飞行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5726.3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1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郭春标;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三水区希望火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42 | 分类号: | G09B9/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中心科技工业区B区21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海上 运行 高速 动车 飞行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军民融合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海上运行的高速动车飞行模型。
背景技术
海上高速动车是一种利用空气对流层效应提供支承力而飞行的悬浮动载工具,海上高速动车能贴近海面飞行,其车体距海面很近,从而于空气形成气流的堵塞,与海面之间产生向上的托力,使车体升力增加,从而具备悬浮飞行的能力。海上高速动车悬浮在海面的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比船在水中航行受到的阻力要小得多,因此速度也快得多,海上高速动车,作为贴海面高速行驶的运载工具,兼具舰船及飞机的特点,作为海面交通设施可用于输送乘客,在近海军事行动中也有广泛的用途。海上高速动车是介于飞机、舰船和气垫船之间的一种新型高速海面交通工具。其区别于飞机不同的是,海上高速动车主要在海平面悬浮飞行,而飞机的飞行区域一般在上空;其区别于气垫船不同的是,气垫船靠自身动力产生气垫,而海上高速动车靠空气对流层效应提供支承力和向上的托力,且在海面上运行,相对于地面的动车组,其行驶的海面地形更为平滑,障碍物、建筑物更少,因此安全性更高,而且在不运作的时候,利用水面浮力就可来承受车体重量,在需要运行时,车体下端气流流过车身后会向后下方流动,这时海面将产生一股反作用力并辅以辅力推进器推动高速动车前行。
海上高速动车相对于传统动车组运载装置具有多种优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于:(1)适航性强:海上高速动车航速快、承载量大、适航性优异,能贴近海面悬浮飞行;(2)巡航速高:海上高速动车由于只是近水,仅在海面以上的空间低空悬浮飞行,它的航速最高相比地面动车组运载装置,甚至是其航速的2倍以上。(3)安全性高:海上高速动车在距离水面1-2米的高度低空悬浮飞行,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随时在水面降落,海面地形更为平滑,障碍物、建筑物更少,因此更为安全。(4)配套设施成本低:地面上所行驶的动车组运载装置,需要人为的铺设运输道路,甚至搭设天桥和挖掘山洞,因此耗资巨大,而海上高速动车在海面不易受限制,不用铺设专属航线,因此更为便捷,其配套设备和人力成本也更低。
海上高速动车不仅在民用上可以得到广泛应用,并根据海上高速动车的特点还可以开发多种可在军事战争上取得优势点的技术亮点和实际用途,比如:弹药补给、隐蔽侦查、水中破障、应急救援的作用。海上高速动车,兼具舰船及飞机的特点,在当今日益复杂多变的海洋军事行动当中,有愈加广泛的用途。同时,海上高速动车的最高时速远远超过舰船的十倍,比如在进行登岛作战时,海上高速动车可快速地从出发地航行到目标岛屿的近岸前沿,把作战人员快速投入要登陆的地域。第三,海上高速动车载重量大,也可用于运输大量军用物资。还可用于海上救援,担负各种作战任务。
本发明就是对我国目前海上高速动车飞行的研究,制作了一种适应海上运行的高速动车飞行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民用范围,海上高速动车引用先进技术来提高旅客的舒适度,还引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对运行状态进行全程监控,并对异常情况自动调整速度,和航空、汽运、动车相比更安全快捷,在目前的客运运输中有着无可比拟的竞争力,且随着近年来城镇化的发展,可有效缓解节假日和春运期间的旅客运输高峰期,并能刺激海上高速动车航线的沿线经济发展,推动城市结构的转型和产业升级,对于城市功能完善,促进产业聚集具有重要意义,且本发明作为一种国防装备领域的前沿科技载具,可培养青少年的国防意识和观念,学习和发扬国防知识,更可提高青少年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海上运行的高速动车飞行模型。
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三水区希望火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三水区希望火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57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