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部件表面处理用脱脂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5670.1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9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武向军;陈茂江;朱峰;郭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22 | 分类号: | C23G1/22;C23G1/19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段菊兰,李炳爱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部件 表面 处理 脱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处理领域。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部件表面处理用脱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航空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广泛地采用铝合金锻压成型,既可以减轻工件自身重量又能达到钢件的坚硬功能。在铝合金锻压过程中,要在锻模内壁图上脱模剂,以防止铝合金锻压时与模具粘在一起。在工件出模时又会被机床上的油污污染。此外,在车削过程中也会有乳化液、铝屑等粘在铝合金工件上。通常要对这些工件进行表面处理以确保工件表面干净,可以进入下道工序。
此外,上述工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常会在表面上沾染一些污渍。
为了保证铝合金工件的使用安全性、外观的干净整洁及延长使用寿命。通常会采用脱脂剂对金属表面进行脱脂处理。
CN104746087A公开了一种金属高性能脱脂剂,其包含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二烷基苯磺酸钠、磷酸三钠、异丙醇、硅酸钠和去离子水。
CN104674275A公开了一种脱脂除油洗涤剂,其包含季戊四醇、二丙二醇单乙基醚、椰油酰胺丙基氧化胺、磷酸纤维质正磷酸、氯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表面活性剂、乙醇胺和三乙醇胺混合物。
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脱脂剂一般含磷、含氮,其处理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不直接排放又会显著增大企业废水处理成本。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紧张、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对于节能减排型产品的需要越来越迫切。
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脱脂剂也主要针对冷轧钢板或镀锌板,没有针对铝板材的特点,比如铝板材容易变色,存在氧化膜等等。再者,现有的常规脱脂剂容易老化,需要频繁地进行更换。
从而,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针对铝板材特点的脱脂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脱脂剂,其不包含磷和氮,并且能专门针对铝材易变色、存在天然氧化膜等特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到解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汽车部件表面处理用脱脂组合物,其包含:
i)选自碱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物质;
ii)选自碱金属盐的弱碱性物质;
iii)选自聚丙烯酸盐和聚甲基丙烯酸盐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
iv)去离子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部件表面脱脂处理方法,其包括将上述脱脂组合物放入一储槽中,使汽车部件通过所述储槽以让所述脱脂组合物浸渍所述汽车部件100-200秒。
本发明的汽车部件表面处理用脱脂组合物不包含磷和氮,针对铝材容易变色、存在天然氧化膜等特点,满足铝材薄膜前处理对清洗的高要求,可以实现铝板材刻蚀、缓蚀的平衡。本发明的汽车部件表面处理用脱脂组合物不易老化,可回收循环利用,不需要频繁地进行更新。用本发明的脱脂组合物处理的铝合金汽车部件具有光洁的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按照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表面处理用脱脂组合物,其包含:
i)选自碱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物质;
ii)选自碱金属盐的弱碱性物质;
iii)选自聚丙烯酸盐和聚甲基丙烯酸盐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
iv)去离子水。
作为本发明组合物的一个重要特征,本发明的脱脂组合物不包含磷和氮。
所述碱性氢氧化物选自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
所述碱金属盐选自碱金属碳酸盐、碱金属硼酸盐,例如选自碳酸钠、碳酸钾、硼酸钠、硼酸钾等。
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例如聚丙烯酸的单价金属盐和聚甲基丙烯酸的单价金属盐,如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钾、聚甲基丙烯酸钠和聚甲基丙烯酸钾。
所述脱脂组合物的pH值在 12-14 的范围内。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汽车表面处理用脱脂组合物,相对所述脱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计,其包含:
i)选自碱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物质5-10%重量;
ii)选自碱金属盐的弱碱性物质 10-50%重量;
iii)选自聚丙烯酸盐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3-10%重量;和
iv)去离子水 余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汽车表面处理用脱脂组合物,相对所述脱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计,其包含:
氢氧化钾5-10%
硼酸钾10-25%
碳酸钾10-20%
聚丙烯酸钾5-10%
去离子水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56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