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电子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5529.1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0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尹灿;李东焕;安永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17/00 | 分类号: | H01F17/00;H01F27/28;H01F2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孙昌浩;李盛泉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电子 部件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线圈电子部件,该线圈电子部件使外部电极与贴装面平行且仅布置于主体的一面。在上述的线圈电子部件中,用于将外部电极与线圈连接的引出部具有如下的形状:蘑菇形状的单位结构沿着主体的厚度方向反复布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电子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片式电感器。
背景技术
最近,随着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和多功能化,针对片式电感器(chip inductor)部件的小型化、纤薄化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芯片形态的功率电感器主要被使用在便携式设备内的DC/DC转换器等电源电路,其开发方向瞄准于小型化、高电流化、低直流电阻。
同时,由于贴装面积的减小、自谐振频率(SRF:Self Resonant Frequency)的增加,要求开发一种使外部电极与片式电感器的贴装面平行、且仅布置于一面的片式电感器。
下述的专利文献1的发明是这样一种发明:发现在对现有的电感器元件施加外部电源时发生的磁通量将被位于堆叠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外部端子阻挡,因此存在着电感(inductance)和Q值减少的问题,据此,将外部电极的形状改变为“L”字形。然而,即使是“L”字形状的外部电极,也存在着不能充分减少贴装面积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公开公报第2015-0024642号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的电感器的问题而提出,其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贴装面积并改善电特性的线圈电子部件。
为了解决上述壳体,可以提供一种线圈电子部件,包括:主体,埋设有线圈;以及作为布置于主体的下面的下面电极的第一外部电极及第二外部电极。尤其,埋设于主体内的线圈可以通过第一线圈部及第二线圈部而与布置于主体的下面的第一外部电极及第二外部电极电连接。第一线圈部及第二线圈部执行使线圈与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彼此物理连接的作用,通常具有柱形(post)形状。
在本公开的线圈电子部件中,所述第一线圈部和第二线圈部包含多个导体单元(unit),且所述导体单元沿着与所述主体的下面垂直的方向反复堆叠。因此,所述第一线圈部及第二线圈部整体具有柱形形状,同时,在作为用于将线圈和外部电极连接的线圈引出部而发挥功能时,使其作为线圈的一个构成而稳定地布置。
根据本公开的线圈电子部件,可以通过外部电极结构的变更而改善电感和Q值。
根据本公开的线圈电子部件,可以使外部电极与片式电感器的贴装面平行,并且仅在一面布置外部电极,从而在将这样的电子部件和线圈连接时,能够更为容易地改变其连接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例的线圈电子部件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线截取的示意性的剖面图。
图3是针对图1中的外部电极所布置的一面的示意性的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线圈电子部件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5是沿着图4的Ⅱ-Ⅱ'线截取的示意性的剖面图。
图6是现有的电感器的剖面图,是关于包含下面电极的现有的电感器的一例的示意性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00、100:线圈电子部件 1:主体
21、22:第一及第二外部电极 111:线圈
112:螺旋式线圈部
113、114:第一及第二线圈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55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终端能力上报方法、基站及终端
- 下一篇:投影机、光源控制器及光源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