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延装置以及溶液制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085319.2 | 申请日: | 2017-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7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稻田淳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C41/28 | 分类号: | B29C41/28;B29C41/34;B29C41/44;B29L7/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以及 溶液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制造厚度更均匀的光学膜的流延装置以及溶液制膜方法。流延装置具备行进的流延带、模具、挡风箱、以及延伸配置部件。模具朝向流延带从狭缝状的出口流出掺杂剂。挡风箱配置于流延带的行进方向X上的比模具更靠上游的位置。挡风箱与模具具有间隙地对置,遮挡与流延带的行进相伴随地流动的伴随风。延伸配置部件突出设置于挡风箱的与模具对置的对置面的流延带侧的端部。延伸配置部件沿着出口的长边方向延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延装置以及溶液制膜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偏光板的保护膜等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已知溶液制膜方法。溶液制膜方法是如下的膜的制造方法:从模具朝向行进的支撑体流出聚合物溶解于溶剂而得到的掺杂剂,由此在支撑体上形成流延膜,将流延膜从支撑体剥取,并进行干燥。排出掺杂剂的模具的出口形成为狭缝状,由此,从模具的出口遍及支撑体地形成被称为道(bead)的掺杂剂(dope)的薄膜状物。
在道振动等不稳定的情况下,所得到的膜产生厚度不均、即厚度的不均匀化。作为导致这样的道的不稳定化的原因,已知与支撑体的行进相伴随地流动的所谓的伴随风。在道的长度一定的情况下,伴随风使道以大体一定的频率振动,因此由伴随风的影响导致的厚度不均在膜的长边方向上以大体一定的间距出现。然后,即使制造速度不同,如果道的长度相同,则该间距绝大多数相同。为了抑制伴随风对道的影响,存在通过减压腔室对支撑体的行进方向上的模具的上游侧进行减压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实际情况为,所制造的膜的厚度变得越薄、而且所制造的速度越提高,则使用了减压腔室的道的控制变得越难。
因此,例如在日本特开2015-066742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方法:在支撑体的行进方向上的模具的上游侧、且在与模具接近的位置上,设置有遮挡伴随风的挡风部件,将在挡风部件的上游侧表面未被遮挡的微量的伴随风,向模具的上游侧表面引导,将所引导的伴随风经由在模具与挡风部件之间形成的吸引通路向模具的上部输送。此外,在该日本特开2015-066742号公报中还记载有如下方法:在挡风部件的与支撑体对置的对置面上形成有多孔质层或者吸引槽,将上述微量的伴随风向这些多孔质层或者吸引槽进行引导。
日本特开2015-066742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在抑制伴随风对道的影响的观点上较优良。近年来,随着显示器的进一步薄型化,对于所使用的光学膜,希望抑制在以往不视为问题的程度的极其微量的厚度不均,日本特开2015-066742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抑制由伴随风的影响导致的极其微量的厚度不均的产生。
然而,在膜的长边方向上以大体一定的间距出现、厚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最大也仅为约0.8μm的极其微量的厚度不均,与由伴随风引起的厚度不均不同,其间距取决于制造速度。间距取决于制造速度的厚度不均,是越是增大制造速度则间距越大的厚度不均,具体地说,是当使制造速度成为2倍时、间距成为2倍的厚度不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制造厚度更均匀的光学膜的流延装置以及溶液制膜方法。
本发明的流延装置具备行进的支撑体、模具、挡风部件、以及延伸配置部件。模具朝向支撑体从狭缝状的出口流出掺杂剂。挡风部件配置于支撑体的行进方向上的比模具更靠上游的位置,并且与模具具有间隙地对置,遮挡与支撑体的行进相伴随地流动的伴随风。延伸配置部件突出设置于挡风部件的与模具对置的对置面上的支撑体侧的端部,并且沿着模具的出口的长边方向延伸。
延伸配置部件优选为在使与模具之间的距离增减的方向上移动自如。
延伸配置部件优选为以下的(1)或者(2)。延伸配置部件优选由氟类聚合物形成。
(1)对模具与挡风部件的间隙的支撑体侧的端部进行封闭。
(2)具有沿模具的出口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多个凸部并列而成的迷宫构造,并且设置为与模具非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53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延装置以及溶液制膜方法
- 下一篇:冷却辊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