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缝隙内表面菌斑进行探测及定向清除的增效探头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085199.6 | 申请日: | 2017-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2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霍天翔;谢倍珍;付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8B1/04 | 分类号: | B08B1/04;B08B15/04;G01V8/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隙 表面 进行 探测 定向 清除 增效 探头 | ||
1.一种对缝隙内表面菌斑进行探测及定向清除的增效探头,包括:毛刷(1)、传动杆(2)、软管连接座(含风栅)(3)、摄像头(4)、外接显示器(5)、螺旋桨(6)。毛刷(1)可与磨砂轮相互替换。毛刷(1)可与传动杆(2)连接,方便拆卸安装,毛刷(1)可有多种尺寸、硬度,针对不同尺寸的缝隙和表面选用。传动杆(2)材质应为具有一定刚性又可弯曲的橡胶棒,能以不同角度对缝隙进行清洁,且能承受一定扭矩,以便传动。软管连接座(含风栅)(3)将整个装置整合起来,并可以连接专利CN104907284A《一种舱室内材料表面菌斑定向清除设备和方法》中设备的出气口,配合螺旋桨(6)将高压气流的动力转换为毛刷(1)和传动杆(2)的动力。毛刷(1)、传动杆(2)、软管连接座(含风栅)(3)、摄像头(4)、外接显示器(5)、螺旋桨(6)等部件均可以拆卸,分别进行清洁,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缝隙内表面菌斑进行探测及定向清除的增效探头,其特征在于:摄像头(4)带有照明装置,可配合外接显示器(5)观察缝隙内的菌斑位置。定向清除菌斑。毛刷(1)和磨砂轮的动力来源于高压气流推动螺旋桨(6)产生的动力。高压气流既可以带动螺旋桨(6),又可以带走清理下来的菌斑。由于在再通过螺旋桨(6)后会产生乱流,而软管连接座(含风栅)(3)中的风栅可以对经过螺旋桨(6)的空气进行整流,以防止乱流造成菌斑飞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缝隙内表面菌斑进行探测及定向清除的增效探头,其特征在于:毛刷(1)可以清除背板后的微小结构(例如排线缝隙)中的菌斑,并用气流将其从背板中带出。磨砂轮由聚四氟乙烯制作,由于其硬度低于一般舱室表面材料的硬度,因此不会划伤被清洁材料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51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公路用广告牌擦拭设备
- 下一篇:胶塞直线洗刷机及其使用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