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中和酸碱的新型纤维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4206.0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5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和军 |
主分类号: | D01F8/08 | 分类号: | D01F8/08;D01F8/02;D01F8/18;D01F1/10;C08F220/42;C08F222/06;C08F220/56;D01D1/02;D01D5/06;D01D1/10;D01D5/12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4120 | 代理人: | 陈波,郑志强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华市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和 酸碱 新型 纤维 | ||
1.一种可中和酸碱的新型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中和酸碱的新型纤维包括以下质量份数制成:丙烯腈70-100份、吡啶酮乙醇胺盐5-20份、马来酸酐2-8份、丙烯酰胺5-15份、表面活性剂4-11份、助剂1-10份、醋酸丁酸纤维素1-15份、木质纤维素4-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中和酸碱的新型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中和酸碱的新型纤维包括以下质量份数制成:丙烯腈70-90份、吡啶酮乙醇胺盐5-15份、马来酸酐2-6份、丙烯酰胺5-12份、表面活性剂4-10份、助剂1-8份、醋酸丁酸纤维素1-10份、木质纤维素4-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中和酸碱的新型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质量比为5-6:1:1的十二烷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卵磷脂、乙醇胺的组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中和酸碱的新型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质量比为3-5:1.5-2:1的β-巯基乙醇、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中和酸碱的新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1)按重量份称取原料,对丙烯腈进行预辐射处理;
2)将步骤1)中处理后的丙烯腈、吡啶酮乙醇胺盐、马来酸酐、丙烯酰胺、1/3用量的助剂共混,然后加入氯化锌溶液,在50-60℃条件下搅拌1-2h,然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1/3用量的助剂,在80℃条件搅拌1-2h,最后再将醋酸丁酸纤维素、木质纤维素和剩余1/3用量的助剂加入其中,在50-55℃条件下搅拌2-3h,静置20-24h,得原浆;
3)向原浆中加入原浆质量25-40%的发泡催化剂,常温搅拌1-1.5h,然后过滤3-4次,滤液进行脱泡处理得纺丝溶液;
4)将纺丝溶液送入纺丝机中采用湿法纺丝,得粗品纤维;
5)将粗品纤维进行拉伸、水洗、上油、干燥,然后定型切断即得成品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中和酸碱的新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氯化锌溶液的加入量为丙烯腈质量的1.5-2倍,氯化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5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中和酸碱的新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发泡催化剂为N-甲基吗啉氧化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中和酸碱的新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脱泡处理具体条件为真空度0.016-0.018MPa,脱泡时间为6-10h。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中和酸碱的新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湿法纺织具体为凝固浴溶剂采用45%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凝固浴温度为22℃。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中和酸碱的新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拉伸具体为总拉伸长度为10倍,水洗温度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和军,未经王和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42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强耐高温镁合金
- 下一篇:一种羽绒服面料防钻绒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