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擦发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4031.3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3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马丽然;王奎芳;温诗铸;雒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K2/04 | 分类号: | F21K2/04;C09K11/68;C09K11/60;C09K11/67;C09K1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贾满意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元件 摩擦 发光 二氧化硅 容置腔 发光装置 近红外光 摩擦组件 金属 发光领域 接触设置 抽真空 | ||
本发明摩擦发光的方法涉及摩擦发光领域,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简单易行、利用金属与二氧化硅摩擦发光产生近红外光的摩擦发光方法。本发明摩擦发光的方法包括提供一种摩擦发光装置,所述摩擦发光装置包括容置腔和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的摩擦组件,所述摩擦组件包括第一摩擦元件及第二摩擦元件,所述第一摩擦元件和第二摩擦元件相互接触设置,所述第一摩擦元件的材料包括二氧化硅,第二摩擦元件的材料包括金属,且二氧化硅与金属直接接触设置;对所述容置腔抽真空;将第二摩擦元件与第一摩擦元件摩擦,产生近红外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擦发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擦发光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固体在受到外界机械能作用的时候出现的发光现象,被称为摩擦发光。摩擦发光作为一种比较简单,易于操作的光的产生形式,已经被成功的用到了很多领域。根据预测数据,大约有36%的无机物,19%的有机物,37%的芳香族化合物,70%生物碱类化合物和50%的晶体都有摩擦发光特性。研究表明,在机械能作用下而发光的过程中,其强度:绝缘体>半导体>导电。目前还没有报道表明,纯的金属固体有摩擦发光现象。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易行、利用金属与二氧化硅摩擦发光产生近红外光的摩擦发光方法。
一种摩擦发光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一种摩擦发光装置,所述摩擦发光装置包括容置腔和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的摩擦组件,所述摩擦组件包括第一摩擦元件及第二摩擦元件,所述第一摩擦元件和第二摩擦元件相互接触设置,所述第一摩擦元件的材料包括二氧化硅,第二摩擦元件的材料包括金属,且二氧化硅与金属直接接触设置;对所述容置腔抽真空;将第二摩擦元件与第一摩擦元件摩擦,产生近红外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为能够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金属硅化物的金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为钼、铁、铬、铝或钛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可分离的上盖和下壳体,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体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二摩擦元件可替换地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限位固定组件,所述限位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二摩擦元件连接;在将第二摩擦元件与第一摩擦元件摩擦的步骤中,将上盖与下壳体分离,通过所述限位固定组件替换所述第二摩擦元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限位固定组件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第二摩擦元件的平台、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固定套筒和设置在固定套筒内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支撑所述平台并保持第二摩擦元件与第一摩擦元件之间的作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驱动施压组件,所述驱动施压组件包括固定在上盖上的压电陶瓷,所述压电陶瓷与第一摩擦元件连接;在将第二摩擦元件与第一摩擦元件摩擦的步骤中,将所述压电陶瓷通电,通过所述压电陶瓷驱动所述第一摩擦元件运动,与第二摩擦元件摩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摩擦元件与所述第一摩擦元件之间为线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第二摩擦元件与第一摩擦元件摩擦的步骤中,第二摩擦元件与第一摩擦元件摩擦的相对速度为5~20mm/s。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第二摩擦元件与第一摩擦元件摩擦的步骤中,第一摩擦元件对第二摩擦元件施加的压力≤5N。
上述摩擦发光的方法,通过金属与二氧化硅的摩擦,可以产生近红外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摩擦发光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俯视剖视图;
图3为二氧化硅与金属铁摩擦后产生的近红外光的谱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40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