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容访问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3526.4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9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路;施南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3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设备 总权重 簇首节点 内容访问 发送 内容分发网络 业务处理压力 访问内容 服务节点 请求访问 数据业务 申请 网络 服务 | ||
本申请涉及数据业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容访问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网络侧的CDN服务节点的业务处理压力过大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容访问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终端设备被选为簇首节点的总权重值;所述簇首节点用于从内容分发网络CDN服务器获取访问内容,并向其它终端设备提供内容访问服务;若第一终端设备的总权重值为零,则接收总权重值不为零的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总权重值;根据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总权重值,从其它终端设备中选取簇首节点;向选取的簇首节点请求访问内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业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容访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利用移动终端来访问内容,因此提升移动终端进行内容访问的速度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目前,运营商通过在网络侧部署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将内容发布到距离用户最近的网络侧位置来缩短用户与访问的内容的距离,以提升移动终端进行内容访问的速度。现有CDN的逻辑架构主要包括内容中心、全局调度中心、运营管理平台以及若干个CDN服务节点,其中,CDN服务节点距离用户较近。在实际应用中,内容中心全量存储了各种数据内容,全局调度中心负责将内容中心存储的内容分发到各个CDN服务节点并进行管理。当用户终端进行内容访问时,首先由CDN服务节点对用户提供内容访问服务,CDN服务节点可以在本地快速响应用户所请求的内容,并且若在本地查找不到用户所请求的内容时,CDN服务节点可以进一步将用户终端发来的访问内容请求上传至全局调度中心。后续全局调度中心在接收到该访问内容请求后,可以选择最佳的CDN服务节点或直接路由到内容源,由确定出的最佳的CDN服务节点或内容源为用户提供内容访问服务。在上述方案中,由于CDN部署在网络侧,用户在进行内容访问时,均要向网络侧的CDN服务节点请求内容,这就导致网络侧的CDN服务节点的业务处理压力过大。
基于此,采用现有的CDN部署方式存在着网络侧的CDN服务节点的业务处理压力过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容访问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网络侧的CDN服务节点的业务处理压力过大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容访问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终端设备被选为簇首节点的总权重值;所述簇首节点用于从内容分发网络CDN服务器获取访问内容,并向其它终端设备提供内容访问服务;
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总权重值为零,则接收总权重值不为零的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总权重值;
根据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总权重值,从所述其它终端设备中选取簇首节点;
向选取的簇首节点请求访问内容。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总权重值不为零,则广播该总权重值,并在接收到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将该第一终端设备选取为簇首节点的选取结果后,将发送选取结果的其它终端设备作为以该第一终端设备为簇首节点的簇中的普通节点;
向以该第一终端设备为簇首节点的簇中的普通节点提供内容访问服务。
可选地,确定第一终端设备被选为簇首节点的总权重值,包括:
根据在预设的多种影响参数下各个影响参数对应的取值、各个影响参数对应的权重值、以及该第一终端设备用户的访问内容共享意愿值,确定该第一终端设备被选为簇首节点的总权重值。
可选地,根据以下步骤确定该终端设备用户的访问内容共享意愿值:
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用户不愿意提供内容访问服务,则将该第一终端设备用户的访问内容共享意愿值设置为0,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用户愿意提供内容访问服务,则将该第一终端设备用户的访问内容共享意愿值设置为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35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