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草次酸衍生物及其组合物的新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3490.X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4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郑学敏;魏巍;朱世超;周植星;徐为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58 | 分类号: | A61K31/58;A61P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9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草次酸衍生物 新用途 医药技术领域 长期给药 动物模型 肝纤维化 药理评价 药理效果 治疗效果 肝损伤 肝硬化 筛选 预防 治疗 发现 |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甘草次酸衍生物TY501及其组合物的新用途,通过对其进行药理评价筛选,发现其对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早期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长期给药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在肝损伤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有很好的药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甘草次酸衍生物TY501在制备治疗纤维化性肝损伤及早期肝硬化性肝损伤药物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肝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初期肝脏仍具有较强的代偿功能,肝纤维化是机体对于慢性肝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目前研究认为肝纤维化是激活的肝星状细胞在转化成为肌成纤维细胞后,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失衡,导致肝脏出现病理结构及功能的异常变化,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即成为肝硬化,肝脏功能明显受损,患者感到疲乏、全身酸痛。一旦到了肝硬化晚期,通常会出现肝腹水、感染、上消化到出血等严重问题。肝纤维时期及肝硬化早期,是肝性疾病可逆的最后阶段,而一旦发展为晚期肝硬化或者肝癌则无法恢复,因此改变肝纤维化继续恶化在医学研究和治疗上都有重大的意义。
目前中药已被广泛用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等肝病的治疗,不同类别的有效化学成分在多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效果。目前,从中药中提取的小分子物质,例如水飞蓟宾、甘草次酸和黄岑素等具有抗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作用。
甘草次酸是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感染,对致癌性的病毒如肝炎病毒、EB病毒及艾滋病毒的感染均有抑制作用。中药提取物甘草次酸类保肝作用明确,对多种模型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它们可以减轻肝细胞坏死,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抗肝纤维化,促进肝细胞再生。但是临床上应用该药常伴有假醛固酮增多症,表现为患者长期用药后出现水肿、湿疹、低血钾、钠潴留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本发明选择一种甘草次酸的衍生物,是由本院自主研发的(代号TY-501),通过对其进行药理评价筛选,意外发现其对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早期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长期给药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临床上肝纤维化性肝病及肝硬化性肝病没有较好治疗药物的现状,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合物制备治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新用途。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合物制备治疗肝硬化早期药物中的新用途。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该新用途化合物的组合物。
本发明是在对甘草次酸结构改造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入研究,发明人在甘草次酸-30-酰胺类衍生物(CN200510015371.8)及其固体分散物制备方法(CN200710060528.8)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代表性的化合物(代号TY-501)进行进一步研究,TY501结构如下:
式I
TY501在药理研究中证明具有良好的保肝作用,没有明显的激素样的副作用。
本发明的新用途,TY501的合成可以参照本实验室的化合物专利CN200510015371.8,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及药物剂型可以参照剂型专利CN200710060528.8,形式为口服制剂:所述的组合物的剂型选自:片剂、分散片、缓释片、胶囊剂、缓释胶囊、颗粒剂等。
附图说明
图1 A:正常组肝脏组织病理学图片(HE染色*100);
图1 B:模型组肝脏组织病理学图片(HE染色*100);
图1 C:秋水仙碱组肝脏组织病理学图片(HE染色*100);
图1 D:TY501低剂量组肝脏组织病理学图片(HE染色*100);
图1 E:TY501中剂量组肝脏组织病理学图片(HE染色*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34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