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2537.0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3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谢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丰巨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4 | 代理人: | 周松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家居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家居蓬勃发展起来,家用电器正向智能化、人性化和节能化方面加速发展。然而,现有的智能家居中,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产品的稳定性不强,兼容性还十分不成熟,因此实际效果有很大的不同,不能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将 WIFI以及串口通信做为内部通信方式,并将WIFI作为其外部通信,以此来降低系统成本及复杂度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网关节点、路由器和用于远程监控的远程网站和无线传感器节点组件,所述路由器与远程网站之间通过因特网连接,所述网关节点包括中央控制器和WIFI协调器,所述中央控制器与WIFI协调器交互连接,所述WIFI协调器与无线传感器节点组件通信连接;
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作为该系统的内部通信使用,所述路由器生成的WIFI网络作为该系统的外部通信使用;
所述内部通信用于完成中央控制器与无线传感器节点组件之间的信息传递,且内部通信采用WIFI以及串口通信作为内部通信方式,所述外部通信用于实现用户通过因特网远程操作该系统以及对家居设备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无线传感器节点组件包括温湿度监测节点、烟雾监测节点、光照监测节点、继电器节点以及多个用户定制节点,且温湿度监测节点、烟雾监测节点、光照监测节点、继电器节点以及多个用户定制节点均与WIFI协调器无线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温湿度监测节点通过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室内的温湿度,所述烟雾监测节点通过气体传感器采集室内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所述光照监测节点通过光照传感器测量室内的光照度,所述继电器节点通过继电器对家庭电器设备进行控制,所述用户定制节点为用户自行添加的节点。
其中,所述中央控制器还与以太网通信模块交互连接,且还与OLED显示屏电连接。
其中,所述中央控制器为嵌入式ARM-STM32F1023芯片,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为W5300网关模块。
其中,所述远程网站为Yeelink平台,用户通过Yeelink平台实现实时对该系统的各个节点进行检测与智能家居的开关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内部通信采用串口加WIFI 无线通信方式,因此很好地满足内部与模块及节点间信息传递的需求;外部通信采用 WIFI 的无线通信方式,因此解决了采用有线通信方式所带来的布线困难、灵活性差、成本高等缺点,在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因此本发明添加了远程网站监控,本发明可以在任何地方只要连上互联网就能监控家中情况,真正实现远程监控,省心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网关节点 2、路由器
3、远程网站 4、无线传感器节点组件
5、灯光控制模块 6、电机
11、中央控制器12、WIFI协调器
13以太网通信模块 14、OLED显示屏
41、温湿度监测节点42、烟雾监测节点
43、光照监测节点44、继电器节点
45、用户定制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参阅图1,本发明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网关节点、路由器和用于远程监控的远程网站和无线传感器节点组件,路由器与远程网站之间通过因特网连接,网关节点包括中央控制器和WIFI协调器,中央控制器与WIFI协调器交互连接,WIFI协调器与无线传感器节点组件通信连接;
以太网通信模块作为该系统的内部通信使用,路由器生成的WIFI网络作为该系统的外部通信使用;
内部通信用于完成中央控制器与无线传感器节点组件之间的信息传递,且内部通信采用WIFI以及串口通信作为内部通信方式,外部通信用于实现用户通过因特网远程操作该系统以及对家居设备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丰巨泰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丰巨泰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25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