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带雄配子体特异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2203.3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4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楠;崔翠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带 配子体 特异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带雄配子体特异标记及其应用,包括一条RNA片段及一条DNA片段为海带雄配子体特异分子标记,序列分别为SEQ ID NO:1、SEQ ID NO:2。本发明还提供从上述DNA片段设计的引物作为海带雄配子体鉴定的性别特异性标记,其上下游引物序列分别为SEQ ID NO:3和SEQ ID NO:4。本发明筛选到的性别鉴定标记引物序列来自海带基因编码序列,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准确度更高;性别鉴定过程更简单快捷。本发明所示鉴定海带配子体性别的方法,还可用于鉴定单性生殖的孤雌生殖孢子体,为推动海带配子体的育种应用研究以及海带性别决定进化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藻类分子遗传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带雄配子体特异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是我国人工栽培历史最长、产量最高、养殖面积最广的大型经济海藻。海带具典型的异型世代交替生活史,由大型的孢子体世代与微小的配子体世代相互交替而组成。孢子体个体大,是人工栽培和商品生产对象,占生活史时间长。配子体为微小丝状体,是人工培育苗种的对象,在生活史中一般只存在两个星期左右。
海带配子体克隆技术在我国建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通过海带雌、雄配子体人工分离,同时给予一定的外部培养环境条件,配子体可以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发育产精产卵,最终海带配子体可形成无性繁殖系,并可在低温、弱光下长期活体保存。配子体克隆的培育成功,使得在学术上短命的配子体在人工条件下转化为长寿,实现配子体无限繁殖,因此,配子体克隆已经成为海带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对象。同时,基于海带配子体克隆技术建立的海带配子体克隆育苗技术也在生产生得到大规模应用,如海带新品种“东方2号”的培育就是通过海带配子体克隆育苗技术获得的。目前,海带配子体克隆在海带保种、育种、育苗、生理及遗传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海带配子体保种以及苗种培育过程中,通常会面临雌雄配子体混淆的情况。如在海带配子体保种过程中,需要对种质库中保存的海带配子体克隆定期更换培养液,由于保存的海带配子体呈现为丝状或单细胞游离形式,在保存换水过程中常常导致不同性别的海带配子体克隆混淆。因此,在进行海带配子体克隆育苗以及研究孤雌生殖等单性育种实验中,目前无法验证得到的孢子体是由通过单个配子体单性生殖得到的还是由雌、雄配子体杂交得到的。以上这些问题限制了海带配子体在种质保存、育苗以及相关遗传学研究的应用。
因此,鉴定海带配子体性别及单性生殖海带孢子体还需要一种针对性更强、筛选方法效率更高、鉴定效果更准确的性别快速鉴定分子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带雄配子体特异分子标记及其应用,从而可以有效的鉴定海带配子体性别,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海带雄配子体特异性分子标记,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2;
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检测海带配子体性别或单性生殖的孤雌生殖孢子体的制品,该制品能够检测上述的特异性片段;
所述的制品,为PCR扩增引物对或分子探针;
作为实施例的一种具体记载,所述的扩增引物对的上下游引物的序列信息如下
上游引物:5’-CGGAGATGCAGGTTCTAAGC-3’(SEQ ID NO:3)
下游引物:5’-CGCCACCCAAAAGGTTTAC-3’(SEQ ID NO:4);
本发明再一个发明提供一种检测海带配子体性别的方法,是通过检测上述的特异性片段来完成的;其步骤包括待检测的海带配子体基因组DNA的提取、PCR扩增、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特征为雄性个体中扩增出一种大小为448bp的DNA片段,在雌性个体中无特异性扩增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农业大学;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22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可逆冷轧控制装置
- 下一篇:蜂窝式冷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