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盘式制动器制动力传递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1867.8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4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舒健;梅汉生;汤致彪;詹军;朱典彬;董佛安;赵星星;张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F16D121/14;F16D125/18;F16D125/34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器 制动 传递 机构 | ||
一种盘式制动器制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若干个促动器(1)、第二级增力机构(4)、支撑件(5)和与促动器(1)相对应的若干个第一级增力机构(3),促动器(1)设置有推动杆件(2),第一级增力机构(3)包括承力臂(6)和齿轮轴(7),第二级增力机构(4)包括转动环(8)、推动环(9)和导向支架(10),推动杆件(2)通过枢接孔(11)与承力臂(6)相枢接,承力臂(6)另一端与齿轮轴(7)一端相连接。能够提供多个沿制动盘(32)的环形表面均匀分布的制动输出力,解决了目前盘式制动器存在的摩擦片面积有限、面积有限的摩擦片易开裂、脱块、掉渣等影响制动性能的一系列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递机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盘式制动器制动力传递机构,属于汽车制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汽车领域的盘式制动器,一般通过由液压或气压驱动的推动装置来输出制动力;这样的推动装置每个制动器一般只有一个或两个,其制动输出力只能作用在制动盘的有限区域上,因此,这样配置的制动器往往只能在制动盘的每一侧各设置一片摩擦片。然而,这样的摩擦片面积是有限的,在车辆高速或重载的情况下制动时,面积有限的摩擦片很难承担制动产生的热能,因此摩擦片的使用寿命会急剧降低,且会导致摩擦片开裂、脱块、掉渣等影响制动性能的一系列问题。
因此,为盘式制动器提供一种制动输出力能够作用到制动盘的更大区域甚至制动输出力布满制动盘整个环形表面区域的推动装置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盘式制动器摩擦片在车辆高速或重载情况下制动时很难承担制动产生的热能、摩擦片开裂等影响制动性能等问题,提供一种盘式制动器制动力传递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盘式制动器制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若干个促动器,所述的促动器设置有推动杆件,还包括有第二级增力机构、支撑件和与促动器相对应的若干个第一级增力机构,所述的第一级增力机构包括承力臂和齿轮轴,所述的第二级增力机构包括转动环、推动环和导向支架,所述的支撑件上对应齿轮轴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孔,此处的若干个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承力臂一端设置有枢接孔,所述的推动杆件通过枢接孔与承力臂相枢接,承力臂另一端与齿轮轴一端相连接,且承力臂该端的中心到枢接孔的中心距离为L1,所述的齿轮轴另一端套置在对应的支撑件的连接孔内,且齿轮轴该端端头设置为齿轮,齿轮轴与连接孔之间装有轴承或衬套,所述齿轮的旋转半径为L2,所述的L1大于齿轮的旋转半径L2,所述的转动环内部设置有内齿圈,转动环同轴安装在支撑件内腔,转动环的内齿圈与齿轮轴的齿轮相啮合,转动环上设置有多个螺旋斜面,所述推动环上设置有与螺旋斜面数目相等且与螺旋斜面相对应的凸台,所述的凸台上通过销轴Ⅰ安装有滚轮,所述的螺旋斜面与相对应的凸台上的滚轮接触配合,推动环的内圈通过销轴Ⅱ安装有多个导向滚轮,所述的导向支架外圆周上设置有与导向滚轮数目相等且相对应的导向槽,所述的导向槽为螺旋槽或直槽,所述的导向滚轮装配在相对应的导向槽内并可以沿其螺旋方向运动, 当导向槽为螺旋槽时导向槽的螺旋方向与螺旋斜面的螺旋方向相反且导向槽的螺旋升角大于螺旋斜面的螺旋升角。
所述承力臂与齿轮轴连接端设置有花键Ⅰ,所述的齿轮轴该端设置有与花键Ⅰ相配合的花键Ⅱ,所述的花键Ⅰ和花键Ⅱ相连接。
所述的L1与L2的比值为2~5。
所述转动环的底面与支撑件的底部支撑面相接触配合,转动环的内圈与支撑件的圆柱面相配合,且所述转动环的底面与支撑件的底部支撑面之间、转动环的内圈与支撑件的圆柱面之间均设置有减摩涂层或轴承。
所述螺旋斜面的数目为2~10个。
所述螺旋斜面的螺旋升角为8°~18°。
所述的导向滚轮的数目为3~10个。
当所述的导向槽为螺旋槽时导向槽的螺旋升角为72°~82°。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三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18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主动均衡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无线充电电动乘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