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1463.9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7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朱雪婧;金慧俊;夏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5 | 分类号: | G02F1/1345;G02F1/1362;G02F1/1333;G06F3/044 |
代理公司: | 11603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于淼<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公开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阵列基板包括扇出走线布线结构;扇出走线布线结构包括第一扇出走线和第二扇出走线,第一扇出走线与第二扇出走线彼此绝缘;扇出走线布线结构至少包括:前端布线区、中间涂胶区和后端布线区;第一扇出走线和第二扇出走线位于前端布线区的部分在阵列基板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不相互叠加;第一扇出走线和第二扇出走线位于中间涂胶区的部分在阵列基板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相互叠加;第一扇出走线和第二扇出走线位于后端布线区的部分在阵列基板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不相互叠加;中间涂胶区用于在阵列基板上涂布第一密封胶层。如此方式,能够保证涂胶区域的光透过率,使密封胶能充分固化,避免液晶泄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TFT-LCD即薄膜晶体管LCD,是有源矩阵类型液晶显示器中的一种。液晶平板显示器,特别是TFT-LCD是目前唯一在亮度、对比度、功耗、寿命、体积和重量等综合性能上全面赶上和超过CRT的显示器件,它的性能优良、大规模生产特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原材料成本低廉,发展空间广阔,是21世纪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一般在液晶显示面板的AA区(active area,有效显示区)内配置有多条数据线和扫描线,而任意相邻的两条扫描线和数据线之间限定的区域构成用于显示的像素区域。对于自电容型液晶触控显示面板,在AA区还可设置有多条触控信号线。其中,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在扇出(Fan out)区域内设置连接导线即扇出走线将AA区的数据线、触控信号线等与驱动IC耦接,进而来实现液晶显示面板的正常工作。而在Fan out区域通常会设置有用于实现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贴合的一定宽度的密封胶层。
现有的扇出走线布线结构通常采用图1所示的结构,图2为图1中扇出走线布线结构沿B-B方向的剖视图。从图1和图2可看出,触控信号线的金属走线21和数据线的金属走线22在阵列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不相互叠加,此种方式虽然信号线之间的耦合干扰较小,但缺点是布线密集,涂胶区域90的光通过率不足,容易导致密封胶固化不良,进而可能引起液晶泄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保证涂胶区域的光透过率,使得密封胶能够充分固化,避免出现液晶泄漏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有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扇出走线布线结构,所述扇出走线布线结构用于连接所述阵列基板与驱动集成电路;
所述扇出走线布线结构,包括:第一扇出走线和第二扇出走线,所述第一扇出走线与所述第二扇出走线之间由绝缘层隔离,所述第一扇出走线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扇出走线所在平面分别与所述阵列基板所在平面平行;
所述扇出走线布线结构,至少包括:前端布线区、中间涂胶区和后端布线区;
所述第一扇出走线和所述第二扇出走线位于所述前端布线区的部分在所述阵列基板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不相互叠加;
所述第一扇出走线和所述第二扇出走线位于所述中间涂胶区的部分在所述阵列基板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相互叠加;
所述第一扇出走线和所述第二扇出走线位于所述后端布线区的部分在所述阵列基板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不相互叠加;
所述中间涂胶区用于在所述阵列基板上涂布第一密封胶层。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一扇出走线位于所述中间涂胶区的部分在所述阵列基板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被所述第二扇出走线位于所述中间涂胶区的部分在所述阵列基板所在平面的正向投影覆盖;或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14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