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二次双色氧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1419.8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7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宁;华汉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固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12 | 分类号: | C25D11/12;C25D11/14;C25D1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5614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凤***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二次 氧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表面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二次双色氧化工艺。
【背景技术】
铝合金型材由于其轻便、低价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等领域。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延伸,对铝合金型材的表面着色要求也不断提高,很多都要求在铝合金型材的不同表面进行双色处理。目前所采用的二次双色氧化工艺为:首先进行一次氧化着色,然后采用油墨遮挡,接着进行160℃的高温烘烤半小时以烘干油墨,通过油墨对一次氧化的着色进行遮挡后才能进行二次氧化着色,以防止二次氧化对一次氧化的着色产生影响。并且在二次氧化过程中,油墨容易脱落,在二次氧化完成后,成品还需要再次将油墨处理干净,并且处理过程比较麻烦。可见,上述的工艺不仅工艺繁琐、工序过多、操作时间过长,影响效率,而且也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一次氧化后无需采用油墨进行遮挡的铝合金二次双色氧化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铝合金二次双色氧化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首先对铝合金进行一次氧化着色,进行一次封孔,然后对二次氧化需着色面进行处理以去除该着色面上的氧化膜,接着去油脂,然后进行二次氧化着色,最后进行二次封孔处理得到成品;其中在一次氧化着色步骤中,采用抗酸性染料,并且控制一次氧化需着色面上的氧化膜厚度在15~20um;在一次封孔步骤中,采用中性封孔剂,封孔时间控制在10~30分钟,封孔温度控制在70~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的铝合金二次双色氧化工艺,其采用独特的一次氧化着色工艺,使一次氧化的着色抗酸性得到大幅提高,在进行二次氧化时,无需再使用油墨进行遮挡,从而克服了现有工艺的繁琐、工序过多、所需时间长、效率低等缺陷,实现了操作方便简单、所需时间短、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铝合金二次双色氧化工艺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铝合金二次双色氧化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首先对铝合金进行一次氧化着色,进行一次封孔,然后对二次氧化需着色面进行处理以去除该着色面上的氧化膜,接着去油脂,然后进行二次氧化着色,最后进行二次封孔处理得到成品;其中在一次氧化着色步骤中,采用抗酸性染料,并且控制一次氧化需着色面上的氧化膜厚度在15~20um;在一次封孔步骤中,采用中性封孔剂,封孔时间控制在10分钟,封孔温度控制在90℃。
实施例2
铝合金二次双色氧化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首先对铝合金进行一次氧化着色,进行一次封孔,然后对二次氧化需着色面进行处理以去除该着色面上的氧化膜,接着去油脂,然后进行二次氧化着色,最后进行二次封孔处理得到成品;其中在一次氧化着色步骤中,采用抗酸性染料,并且控制一次氧化需着色面上的氧化膜厚度在15~20um;在一次封孔步骤中,采用中性封孔剂,封孔时间控制在30分钟,封孔温度控制在70℃。
实施例3
铝合金二次双色氧化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首先对铝合金进行一次氧化着色,进行一次封孔,然后对二次氧化需着色面进行处理以去除该着色面上的氧化膜,接着去油脂,然后进行二次氧化着色,最后进行二次封孔处理得到成品;其中在一次氧化着色步骤中,采用抗酸性染料,并且控制一次氧化需着色面上的氧化膜厚度在15~20um;在一次封孔步骤中,采用中性封孔剂,封孔时间控制在20分钟,封孔温度控制在80℃。
上述的铝合金二次双色氧化工艺,其采用独特的一次氧化着色工艺,使一次氧化的着色抗酸性得到大幅提高,在进行二次氧化时,无需再使用油墨进行遮挡,从而克服了现有工艺的繁琐、工序过多、所需时间长、效率低等缺陷,实现了操作方便简单、所需时间短、效率高。
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固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固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14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检测二氧化碳型吸氧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