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就地化保护装置串口远程监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1117.0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3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蒋新成;胡炯;徐刚;陈秋荣;徐万方;陈楠;刘万鹏;王天建;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张红莲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就地 保护装置 串口 远程 监视 方法 | ||
一种就地化保护装置串口远程监视方法,将第一SOC芯片的CPU1和CPU2调试串口分别连接到第二SOC芯片的FPGA,将第二SOC芯片的CPU1和CPU2调试串口分别连接到第一SOC芯片的FPGA。SOC芯片内部使用FPGA扩展2路UART和1路以太网MAC。每一SOC芯片内CPU1通过以太网MAC接口连接到以太网交换芯片,对外输出1路以太网远程监视网口。远程终端实现就地化保护装置的串口远程监视。该方法可实现就地化保护装置多CPU串口的远程监视,接口简单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就地化保护装置串口远程监视方法。
背景技术
RS232是一种最常见的串行通信接口,普遍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底层软件调试、CPU工作状态监视以及应用程序下载等场合,其优点是接口简单,只需一对传输线即可实现全双工双向通信,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缺点是通信速率低,传输距离短,无法实现远程调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对CPU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处理器的主频高达几GHz。随着主频的升高,CPU的功耗急剧上升。处理器制造厂商为了控制芯片整体功耗,无法继续提高处理器主频,而是采用多核处理器的路线。
随着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常采用多处理器方案,每个处理器又集成多个CPU内核。为了监视每个CPU核的运行状态,需要引出所有CPU核的调试串口。该做法导致装置上引出串口数量众多,接口电路复杂,占用大量印刷电路板(即PCB)空间,硬件成本较高。
为了实现电力系统一二次设备的融合,将继电保护装置直接安装在开关场,或者与一次设备集成,形成就地化保护装置。一次设备附近电磁环境恶劣,对装置的抗干扰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外通信接口普遍采用光纤接口。同时,就地化保护装置结构尺寸紧凑,防护等级要求达到IP67,采用标准的航空插头。航空插头对外线芯数量有限,且只能引出光纤接口,无法引出专用调试串口。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就地化保护装置多CPU,且无专用对外调试串口的应用场合,本发明提出一种就地化保护装置串口远程监视方法。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就地化保护装置串口远程监视方法,所述就地化保护装置由第一SOC芯片、第二SOC芯片和以太网交换芯片;其特征在于,将第一SOC芯片的CPU1和CPU2调试串口分别连接到第二SOC芯片的FPGA,将第二SOC芯片的CPU1和CPU2调试串口分别连接到第一SOC芯片的FPGA;每一SOC芯片内部使用FPGA扩展2路UART和1路以太网MAC,UART用于收发CPU1和CPU2的串口调试信息,以太网MAC连接到外部以太网交换芯片。
本发明进一步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指定第一SOC芯片和第二SOC芯片具有不同的以太网MAC地址,第一SOC芯片和第二SOC芯片内CPU1和CPU2具有不同的识别码,第一SOC芯片和第二SOC芯片均连接到同一片以太网交换芯片。
默认情况下,每一SOC芯片不转发另一SOC芯片的CPU1或CPU2的调试串口报文。
以太网远程监视网口可兼做调试网口,用于实现就地化保护装置的程序固化、配置下载、后台监控等功能。
以太网远程监视网口采用10/100BASE-T电以太网或者100BASE-FX光以太网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11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