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采工作面过大断层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1015.9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2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常军;高标;吴伟;耿炜伟;孔令六;王卫东;余旻昊;吕远洋;殷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00 | 分类号: | E21F5/00;E21F5/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 代理人: | 王林 |
地址: | 2320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面 过大 断层 防治 煤层 自然 发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内火灾防治的方法,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综采工作面过大断层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矿井火灾又叫矿内火灾或井下火灾。是指发生在煤矿井下巷道、工作面、硐室、采空区等地点的火灾。能够波及和威胁井下安全的地面火灾,也叫矿井火灾。矿井发生的火灾(包括危及井下的地面火灾),常招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失,矿井停产,资源破坏,甚至引起瓦斯、煤尘或硫化矿尘爆炸。
有自燃倾向的煤在常温下吸附空气中的氧,在表面上生成不稳定的氧化物。煤开始氧化时发热量少,能及时散发,煤温并不增加,但化学活性增大,煤的着火温度稍有降低,这一阶段为自燃潜伏期。随后,煤的氧化速度加快,不稳定的氧化物先后分解成水、CO2和CO,氧化发热量增大,当热量不能充分散发时,煤温逐渐升高,这一阶段称为自热期。煤温继续升高,超过临界温度(通常为80℃左右),氧化速度剧增,煤温猛升,达到着火温度即开始燃烧。在到达临界温度前,若停止或减少供氧,或改善散热条件,则自热阶段中断,煤温逐渐下降,趋于冷却风化状态。
火灾是煤矿主要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煤矿的高效、安全生产。其中又以工作面过断层特别是过落差超过10m大断层期间最容易发火。预防煤矿工作面过大断层期间的火灾,是煤矿火灾防治的重点之一。而采用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技术,是采煤工作面过大断层期间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有效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综采工作面过大断层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方法,能够预防和消除自然发火,消除自然发火的隐患。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对工作面的相关数据定时检测;
(2)对采空区连续注氮:
采煤结束后,在工作面运顺过断层前,注氮管预埋,对采空区连续注氮,注氮期间整个采空区内的氮气浓度大于或等于97%;
(3)对采空区进行灌浆和注水
在工作面轨顺过断层前,灌浆管预埋并向采空区灌浆,同时在工作面补切眼内设置防火钻孔,使得防火钻孔延伸到遗煤区的边缘及中部,利用防火钻孔向采空区灌浆和注水;
(4)当步骤(1)中相关数据超标后,首先对采空区进行灌浆注水,然后利用运顺的注氮管向采空区注液态二氧化碳,降低采空区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同时控制工作面采空区各处温度均在30℃以下,采空区氧气浓度均在10%以下;
(5)同时对工作面出现隐患区域,利用防火钻孔向隐患区域灌注防灭火材料,隔绝发火隐患区域的氧气,消除发火隐患。
所述步骤(1)中,定时检测工作面、回风流、采空区的气体、温度和湿度相关参数,同时对工作面的上、下隅角、架后及架档温度进行测定,同时在工作面架档处设点检查一氧化碳情况。定时监测相应的数据,能够确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一旦超出范围可以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使用防火管路进行注氮和灌浆,所述防火管路包括设置在工作面运顺内的注氮管、设置在工作面轨顺内的多个灌浆管、设置在工作面补切眼内的多个相互平行的防火钻孔。
所述注氮管的出口末端设有多个三通,能够根据实际工况进行注氮的调控。
所述注氮管的进口处设有转接闸阀,所述注氮管上设置用于连接液态二氧化碳管路的短接口,所述短接口位于转接闸阀的出口处。可以利用注氮管完成液态二氧化碳的注入,简化设备。
所述灌浆管吊装在巷道顶板,所述灌浆管的出浆口上装设花管,灌浆管内灌注的浆液的土水比为1:4~1:5。
所述防火钻孔每两个一组,每组间距相同,所述防火钻孔的高度与巷道顶板的高度一致,每组的两个防火钻孔,一个位于遗煤区的中部,另一个位于遗煤区的边缘。
所述防火钻孔从断裂面到终孔位置设置钢管,所述每个防火钻孔的孔口加设用于灌浆的快速接头。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采用多个方法并行,相互支撑,能够控制工作面过断层期间CO总体稳定,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也为其他类似工作面过大断层的防火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防火管路的布局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防火钻孔的布局示意图;
图4是图3中Ⅰ部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Ⅱ部的剖视图;
图6是图3中Ⅲ部的剖视图;
图7是工作面过断层期间的CO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10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