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既有管道内衬的内压形变式内衬管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0961.1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5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林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英泰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62 | 分类号: | F16L55/16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地址: | 20094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既有 管道 内衬 形变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用于既有管道内衬的内压形变式内衬管,包括中空的连接管(1),其特征是:还包括嵌条(2)、堵头(3)和塞柱(4),
连接管(1)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三个横截面为弧形的嵌槽(11),嵌槽(11)围绕连接管(1)的中心轴线平均分布;
嵌条(2)的横截面为圆形,嵌条(2)横截面的半径不大于嵌槽(11)横截面的曲率半径,嵌条(2)的直径大于嵌槽(11)横截面的深度,每一个嵌槽(11)内都嵌入一根嵌条(2),嵌条(2)外侧面的最外处高于连接管(1)外侧壁最外处,嵌条(2)的两端分别伸出连接管(1)的前后两端;
连接管(1)的前端塞入堵头(3)封闭,各根嵌条(2)的前端在连接管(1)的前端打结系住,各根嵌条(2)的后端都从连接管(1)的后端折入内腔内后再塞入塞柱(4);
连接管(1)内衬有纤维增强层(12);嵌条(2)选用导线、光纤、尼龙绳和钢丝绳中的任意一种;
嵌槽(11)的曲率半径为1.5mm~3mm,嵌槽(11)在连接管(1)外侧壁上的分布根据按如下方式确定:
设连接管(1)的公称直径为d,连接管(1)外侧壁位于相邻嵌槽(11)之间的弧长为a,d和a的单位都取mm,则:
当d≤200时,a取100;
当d∈(200,500]时,a∈[110,120];
当d∈(500,800]时,a∈[130,140];
当d∈(800,1000]时,a∈[150,160];
当d∈(1000,1500]时,a∈[170,200];
当d>1500时,a取2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既有管道内衬的内压形变式内衬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实施:
a. 清洁:清除附着在既有管道(10)内壁上的污垢,既有管道(10)的内径和连接管(1)的外径相等;
b. 组装:根据既有管道(10)的长度,使连接管(1)的总长度大于既有管道(10)的长度,将嵌条(2)逐根嵌入嵌槽(11)内且嵌条(2)的前后两端各自超出连接管(1)的前后两端;
c. 套设:连接管(1)的前端塞入堵头(3)封闭,嵌条(2)前端打结,嵌条(2)后端从连接管(1)的后端折入连接管(1)的内腔后塞入塞柱(4)固定,将嵌条(2)的打结端穿入既有管道(10)内并通过钢丝绳(104)系在卷扬机的拉钩上;
d. 牵引:启动卷扬机,卷扬机通过嵌条(2)拉动连接管(1),将连接管(1)拽至既有管道(10)内使连接管(1)成为内衬管,嵌条(2)的外侧面分别抵住既有管道(10)的内侧壁和嵌槽(11)的底部,既有管道(10)通过嵌条(2)对连接管(1)施加向心的挤压力使得连接管(1)径向收缩,在卷扬机的牵引下将连接管(1)逐渐全部套入既有管道(10)内并使连接管(1)的前后两端分别伸出既有管道(10)的前后两端;
e. 回弹:取出堵头(3)和塞柱(4),将嵌条(2)的后端从连接管(1)内拉出,随后将嵌条(2)从嵌槽(11)内抽出,连接管(1)失去嵌条(2)的阻碍后回弹使得连接管(1)的外侧壁和既有管道(10)的内侧壁贴合;
f. 恢复:连接管(1)和既有管道(10)这两者通过通电热熔熔接成为整体,或通过安装阀体连接成一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既有管道内衬的内压形变式内衬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f后还包括步骤g:
g. 堵缝:用柔性堵料将连接管(1)上的嵌槽(11)封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英泰塑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英泰塑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09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密封相对可移动部件的密封组件
- 下一篇:一种空气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