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视觉感知的信息安全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9840.5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4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鹏;余贵珍;王章宇;李明;马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T5/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黄玉珏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视觉 感知 信息 安全 系统 方法 | ||
一种车载视觉感知的信息安全系统,包括车载摄像头、摄像头自适应调节装置、感知处理器和预警装置,所述车载摄像头包括摄像头补光灯,用于在道路环境光线较弱时进行补光;摄像头镜头;角度调节限位机构,用于限定摄像头自适应位置调节范围;以及键槽机构,用于连接所述摄像头自适应调节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载视觉感知的信息安全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车载摄像头获取道路环境信息;步骤2:判断是否存在环境干扰以及干扰是否为人为攻击;步骤3:当存在环境干扰或者人为攻击时,进行图像增强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传感器环境感知安全技术领域,适用于载有视觉传感器的车辆,具体涉及一种车载视觉感知的信息安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车辆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安全以及舒适的方面的需求,车辆的智能化已经成为社会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各种智能驾驶系统逐渐发展起来,智能驾驶系统融合了各个方面的前沿科技,包括环境感知、智能控制等。其中环境感知中系统中的视觉传感器在车道线识别、行人检测、交通标志识别等智能驾驶及半智能驾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现阶段的智能车辆的研究过程中,车辆的信息安全一直缺乏关注,尤其是车载传感器的视觉系统更缺乏安全角度的考虑。智能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应用机器视觉系统进行车道线识别、行人检测、交通标志识别等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特别是一些恶意的攻击,如人为的强光照射摄像头等恶意干扰视觉信息源的攻击。此外,视觉感知系统很容易受到雨水、灰尘等自然因素干扰,因此,在智能驾驶以及辅助驾驶的过程中车载传感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针对环境中光照等因素对车载摄像头采集得到的视频图像质量的影响,现阶段也存在有一些算法用于解决此类问题。色彩空间转换法只能适用于光照微小变化的图像,直方图均衡化法对于光照强烈的图像不适用,而γ校正法不能处理暗光和强光并存的视频图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载视觉感知的信息安全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有车载视觉感知摄像头、摄像头自适应调节装置、视觉感知处理器、视觉预警装置,此外还包括有一种自适应车载视觉图像增强方法。
一种车载视觉感知的信息安全系统,包括车载摄像头、摄像头自适应调节装置、感知处理器和预警装置,所述车载摄像头包括摄像头补光灯,用于在道路环境光线较弱时进行补光;摄像头镜头;角度调节限位机构,用于限定摄像头自适应位置调节范围;以及键槽机构,用于连接所述摄像头自适应调节装置。
所述车载摄像头为密闭式结构,具有防水功能。
所述摄像头自适应调节装置包括:摄像头位置调节限位凸起机构、连接键、驱动电机;所述位置调节限位凸起机构与所述角度调节限位机构共同用于限定摄像头自适应位置调节范围;所述连接键用于与所述键槽机构配合,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所述连接键连接。
所述角度调节限位机构和位置调节限位凸起机构均为弧形凸起结构。
所述预警装置为语音播报装置。
一种保护车载视觉感知信息安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车载摄像头获取道路环境信息,车载摄像头与摄像头自适应调节装置通过键连接,其中,车载摄像头在摄像头自适应调节装置中可旋转至三个不同位置,在每一个位置处对应的图像处理算法以及相机安装的内参及外参都经过实验标定;
步骤2:判断是否存在环境干扰以及干扰是否为人为攻击;
步骤3:当存在环境干扰或者人为攻击时,进行车载视觉图像增强操作;当干扰为人为攻击时,通过摄像头自适应调节装置调节车载摄像头的位置以避开人为攻击,同时通过所述预警装置发出预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98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