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沙土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风沙土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9277.1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6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相玉琳;王立鹏;王爱民;白妮;王若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A01B79/02;C09K10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9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沙 修复 及其 制备 方法 和风 沙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沙土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风沙土修复方法,先按照质量比为(5~10):100,取粉煤灰与城市污泥混合,得到混合物A;对得到的混合物A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处理后冷却至室温并经过沉降,分离出上清液,剩下的沉降物为风沙土修复剂。风沙土修复剂与风沙土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将得到的混合物B干燥作为栽种土,在其中栽种沙蒿植株,于自然光照下生长,进行风沙土修复。本发明通过制得风沙土修复剂配施于风沙土,栽种沙蒿进行风沙土的修复,实现粉煤灰与城市污泥变废为宝,遏制了风沙土的蔓延,减少了沙地的恶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领域,涉及一种风沙土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风沙土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土地风蚀沙化,不仅是生态问题、环境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安全问题。纵观丝绸之路经济带,多数国家土地严重沙化。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土地风蚀沙化进程不但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而是伴随着工业生活污染进一步蔓延,严重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
近年来,“以废治废,废弃资源回收利用”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与研究,尤其像城市污泥、粉煤灰这类量大、污染严重的固体废弃物,若能实现其资源化利用、变害为利、变废为宝,将是缓解我国资源匮乏、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重要措施。Peyton等学者研究显示,城市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的N、P、K、Mg、有机质及其它微量元素等,污泥配施到土地后,可有效地改善土地的理化性质,显著地提高植物的生物量(Peyton D.P.,Healy M.G.,Fleming G.T.A.,Grant J.,Wall D.,Morrison L.,Cormican M.,FentonO..2016.Nutrient,metal and microbial loss in surface runoff following treatedsludge and dairy cattle slurry application to an Irish grassland soil.Scienceof The Total Environment,(541):218-229.)。胡雨彤(胡雨彤,时连辉,刘登民,仝少伟,魏美艳,孙杰.2014.不同比例珍珠岩对污泥堆肥理化性状与孔雀草生长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25(7):1949-1954.)和杨鹏(杨鹏,王东琦,邱凌,张克强.2015.消化污泥经臭氧-紫外处理对大叶木耳菜水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34(9):1653-1658.)等学者曾报道污泥可有效地促进孔雀草和大叶木耳菜的生长,作物产量明显增加。但是由于污泥中含有多种重金属,一直制约着污泥土地利用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风沙土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风沙土修复方法,以粉煤灰与城市污泥为主要成分制备风沙土修复剂,配施于风沙土并作用于沙蒿来修复风沙土,且能够降低污泥中的重金属。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比为(5~10):100,取粉煤灰与城市污泥混合,得到混合物A;
(2)对得到的混合物A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处理后冷却至室温并经过沉降,分离出上清液,剩下的沉降物为风沙土修复剂。
进一步地,步骤(2)中辐照处理中辐照计量范围为2~10kGy。
进一步地,步骤(2)中辐照处理中采用伽马射线辐照,辐照时间为5~30min。
进一步地,步骤(2)中沉降0.5~2h。
如上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风沙土修复剂。
利用如上所述风沙土修复剂进行风沙土修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风沙土修复剂与风沙土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将得到的混合物B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未经榆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92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