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9062.X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1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赵燕鹏;谢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王昭智;马佑平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以及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该耳机包括耳机壳体、主麦克风、降噪麦克风和伸缩部,所述降噪麦克风被设置在所述耳机壳体上,所述主麦克风被设置在所述伸缩部上,所述伸缩部与所述耳机壳体滑动连接,以使所述主麦克风能靠近和远离用户嘴部。本发明的降噪耳机包括伸缩部和设置在伸缩部上的主麦克风。该耳机实现了主麦克风的伸出和收纳两种状态,以分别适应强噪音环境和弱噪音环境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降噪耳机以及应用了该降噪耳机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耳机一般都带有上行降噪功能,上行降噪即通话降噪。例如,在嘈杂环境中打电话时,麦克风接收说话人的语音信号和周围环境的噪声信号,上述两种信号被传递至降噪芯片,通过降噪算法,过滤掉环境噪声信号保证对方仍旧能听到清晰的语音信号。
通话降噪功能通常是通过单麦克风/双麦克降噪算法来实现。
双麦克降噪算法原理如下:靠近说话人嘴部的麦克风为主麦克风,其主要用于拾取人语音信号;靠近人耳部的麦克风为副麦克风,主要用于拾取噪声和语音信号。语音信号到达主副麦克风的时间由于距离不同其时间差也有不同,降噪算法根据时间差来进行噪声抑制。
麦克风阵列降噪性能的好坏有两个关键参数:一是主、副两颗麦克风之间的距离,二是副麦克风阵列连线与要增强的语音声源(例如嘴部)的夹角。主、副麦克风之间的距离大,夹角小,则降噪性能好,反之降噪性能差。
由于无线耳机佩戴及产品设计,目前的无线耳机很难在通话降噪性能上有较大突破,主要原因为:1.产品到嘴的距离较远,外耳道口到嘴唇中心的常规距离约为130mm,这也是通常双耳无线耳机麦克风或麦克风阵列中心到嘴唇中心的距离;2.麦克风或麦克风阵列中心几乎是背对着嘴唇中心拾音,且由于佩戴稳固度的要求,麦克风阵列连线与麦克风阵列-嘴唇中心的连线的角度通常较大,超过30度以上。
目前的无线耳机尺寸较小,主、副麦克风之间的距离很难满足最小距离要求。受主麦克风尺寸的限制,主麦克风离嘴部较远,通话质量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降噪耳机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降噪耳机。该耳机包括耳机壳体、主麦克风、降噪麦克风和伸缩部,所述降噪麦克风被设置在所述耳机壳体上,所述主麦克风被设置在所述伸缩部上,所述伸缩部与所述耳机壳体滑动连接,以使所述主麦克风能靠近和远离用户嘴部。
可选地,所述伸缩部被配置为能缩进所述耳机壳体内。
可选地,所述主麦克风被设置在所述伸缩部的末端,所述降噪麦克风被设置在所述耳机壳体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伸缩部被配置为能沿所述降噪麦克风与用户的嘴部的连线滑动。
可选地,还包括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被配置为用于识别所述伸缩部的状态,所述主控芯片根据所述状态选择降噪算法。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伸缩部的驱动装置。
可选地,还包括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被配置为用于识别所在环境的噪音,并根据所述噪音的大小使所述伸缩部伸出或者缩回。
可选地,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被设置在所述耳机壳体上,并与所述主控芯片通信连接,所述传感器被配置为与用户的耳部接触,以拾取骨传导的语音信号并将该语音信号发送给所述主控芯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设备包括本发明提供的降噪耳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90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