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酶功能性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78386.1 申请日: 2017-02-14
公开(公告)号: CN107226757A 公开(公告)日: 2017-10-03
发明(设计)人: 田会涛 申请(专利权)人: 田会涛
主分类号: C05G3/04 分类号: C05G3/04;C05G3/00;A01C21/00;A01C1/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2799 山东省潍坊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功能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业种植复合肥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酶功能性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的耕地面积仅占全球耕地总面积的9%,但是化肥消耗量却占到全球化肥消耗量的30%,而且中国的化肥利用效率还不到30%,美国农业的化肥利用效率已经超过60%,远远领先中国。高消耗低效率的农业用肥已经给中国的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地下水硝盐含量严重超标,生成温室气体破坏臭氧层,土壤板结(酸)盐碱化化。目前国内土地部分土地已经污染,一些土壤环境正在恶化。修复和改良土壤现有状况将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士陈文新在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报告指出:中国农民氮肥施用量超标200%,磷肥的用量超标100%,直接导致我国95%的耕地土壤酸化,化肥残留在土壤中的酸根离子对农作物的根系有很大伤害,是各种农作物得病、死苗、烂根、烂果、早衰、倒伏、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针对当前耕地土壤现状,通过多年反复实试论证,认为不能有效的降解矫正土壤酸化产生的酸害,均衡合理的补充农作物所需要的多种养分,靠增加化肥的施用量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不可能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士测土配肥专家张承林说:我国的化肥施用量占世界的38%,由于施肥不合理,每年白白浪费掉化肥款2300亿元人氏币,我国的耕地最近10年退化的速度是前20年的总和,耕地土壤的退化现象将非常可怕。

目前中国土地施肥是以氮肥为主的施肥方法,农家肥越来越少,氮肥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只能存在于土壤溶液中随水流动,而且,还会发生反硝化反应脱氮挥发。因此,供肥时间更短,挥发损失更严重,利用率更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碳酶功能性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它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生态环境:连续使用土壤松暄剂,可消除因长期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回复,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增产幅度更明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碳酶功能性复合肥由以下组份按重量的组成是:木炭碎粒100-300份、油渣碎粒200-400份、秸秆压块碎粒200-400份、草木灰1000-2000份、活性钙粉100-200份、土壤松暄剂100-200份。

碳酶功能性复合肥的制备方法为:1、制备木炭碎粒:将稻草秸秆、麦草秸秆、玉米秸秆、木屑、树根、果核或果壳粉碎,烘干,然后将烘干后的碎末通过高压压块,最后经过炭化炉的炭化,冷却后,将木炭块粉碎至40-60目的颗粒状备用;2、制备油渣碎粒:将油渣粉碎加水密封腐熟5-10天,腐熟时间根据环境温度进行调整,取出后晾干,粉碎备用;3、制备秸秆压块碎粒:将秸秆晾干后通过压块机高压压块,将压块粉碎至40-60目的颗粒备用;4、将对应组份的木炭碎粒、油渣碎粒、秸秆压块碎粒、草木灰、活性钙粉、土壤松暄剂份混合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成混合物;5、将搅拌后的混合物通过喷雾将混合物湿润至松散状;6将喷雾后的混合物通过造粒机造粒、干燥,包装成品。

碳酶功能性复合肥的施用方法为,1、旱田施肥方法:将土壤深耕30-40cm,每亩地施成品40-60kg,然后粉碎表面土壤对成品肥料进行覆盖;2、水田施肥方法:在灌水前,将土壤深耕30-40cm,每亩地施成品60-70kg,然后粉碎表面土壤对成品肥料进行覆盖,将土壤晾晒2-4天后再行灌溉;3、拌种用途施肥方法,将种子本成品搅拌均匀,即可直接播种,种子与本发明成品的质量比例为1:2,拌种施肥适用于花生、大蒜、南瓜、山药、大豆、蚕豆、豌豆等种粒较大的农作物;4、穴施施肥方法:在定植前将本发明成品均匀撒于定植穴内即可。穴施施肥适用于番茄、甜瓜、烟叶等育苗移栽的作物以及花生、大蒜等点播的作物。在施用本成品肥料后的5-7日内不得施用氮肥。

本发明中木炭碎粒含有10%左右的碳酶制剂,碳酶制剂可以提高后期氮肥施肥的稳定性、有效性,防治氮养分;2.可以提高各种肥料在碱性环境中有效成分的固定;3.可以提高肥料对各种作物的适应性,对土壤养分活;4.提高肥料在各种土壤的适应性,可在高盐度和高钠;此外,碳酶还可以改善肥料物理性能,防治结块,提高;碳酶制剂还可以改善肥料物理性能,防治结块,提高硬度和流动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会涛,未经田会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83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