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向器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7866.6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7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王年友;官明明;洪成敏;胡乃金;邢永新;姜海仁;许建国;高鹏;时宝玉;陈旭;孙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6 | 分类号: | H01R4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向器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换向器加工方法,保证组装加工的换向器的换向片之间有良好的绝缘效果,满足使用要求。
背景技术
小型起动发电机换向器,大部分是通过塑压加工成型,即将换向片压入到塑料材料中,换向片之间设置有云母片,两端使用填料密封。后续加工云母片时由于两端密封,在后续加工换向器槽及车削外形的过程中不会有金属屑进入,所以不存在短路的现象。而现在有一种起动发电机的换向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是通过压套4和压套5将换向片6及云母片11安装在衬套2上,两端通过压圈3压紧后,通过圆螺母1固定,换向片6与压圈3以及衬套之间以通过云母环9绝缘,所述的换向片6和云母片11交错分布。由于这种结构的两端是开放式的,在加工过程中存在金属屑进入两端造成短路的现象,使换向器片间短路并影响整机性能,甚至导到换向器不可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向器的加工方法,可以保证换向器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起到保护换向器两端、避免金属屑进入的作用,有效的避免了加工后换向器片间短路的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1、装配:将换向器各零件按图纸要求进行装配;
2、测量:兆欧表测量各换向器片间的绝缘性,保证电阻值不小于20兆欧;
3、密封:用生料带将压圈置的云母环包扎圈以上,保证云母环与压圈间无缝隙,然后用胶枪将两端面接缝处沿圆周均匀涂满玻璃胶,涂胶时应均匀连续,然后固化12小时以上;
4、铣削:铣削云母片,清理铣后毛刺,然后按第2步骤测量换向片间的绝缘性;
5、车削:车削换向器两端的云母环至与压圈两端位于同一平面处即可,且不允许碰到压圈端面,然后去毛刺;
6、清理:去除两端部玻璃胶,去胶过程中不允许破坏生料带下方的云母环,然后取下生料带;
7、最终检验:兆欧表测量各换向器片间的绝缘性,保证电阻值不小于20兆欧。
本发明方法将易进入金属屑的部位有效的被硅胶密封,保证了加工时产生的金属屑不能进入换向器内部,本发明的工艺路线及操作方法有效的消除了换向器片间短路的现象,经实践证明,片间绝缘100%合格。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涉及的换向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换向器的加工方法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1、装配:将换向器各零件按图纸要求进行装配;
2、测量:兆欧表测量各换向器片间6的绝缘性,保证电阻值不小于20兆欧;
3、密封:用生料带将压圈3位置的云母环9包扎3圈以上,保证云母环9与压圈3间无缝隙,然后用胶枪将两端面接缝处沿圆周均匀涂满玻璃胶,涂胶时应均匀连续,然后固化12小时以上;
4、铣削:铣削云母片11,清理铣后毛刺,然后按第2步骤测量换向片6间的绝缘性;
5、车削:车削换向器两端的云母环9至与压圈3两端位于同一平面处即可,且不允许碰到压圈3端面,然后去毛刺;
6、清理:去除两端部玻璃胶,去胶过程中不允许破坏生料带下方的云母环9,然后取下生料带;
7、最终检验:兆欧表测量各换向器片间6的绝缘性,保证电阻值不小于20兆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78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栓夹爪张开闭合机构
- 下一篇:一种端子全自动打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