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优化旋扭率函数的旋光纤四分之一波片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7784.1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9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石志东;毕盛楠;王力辉;季敏宁;张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B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优化 转速 变化 因子 光纤 四分之一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优化旋扭率函数的旋光纤四分之一波片,其特征在于:该旋光纤四分之一波片为变速旋扭光纤,变速旋扭光纤有一个光纤变速旋扭段,其旋扭率变化满足函数:
0<z<L,其中LB是双折射光纤的拍长,L是光纤变速旋扭段的归一化长度,L是变速旋扭光纤的实际总长度l与LB的比值;参数z是指光纤变速旋扭段中的任一点离开起始点的长度,且该长度已对LB归一化,即以LB相除;τL是指光纤变速旋扭段在z=L处的最大旋扭率,单位是弧度/mm;该旋光纤四分之一波片将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的椭圆度用解析公式来表示,其中是最大归一化旋扭率,当QL取值范围为8~10,L取值范围为4~20,可找到最大归一化旋扭率和光纤变速旋扭段的归一化长度,保证P≤0.0628,其对应的四分之一波片的相位延迟量为90°±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优化旋扭率函数的旋光纤四分之一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的变速旋扭部分为熊猫型、领结型、椭圆芯型、多孔型或光子晶体型的双折射光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优化旋扭率函数的旋光纤四分之一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折射光纤的拍长LB为2mm~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优化旋扭率函数的旋光纤四分之一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变速旋扭段的长度l为20mm~200mm,最大旋扭率τL的取值范围为2π/mm~8π/mm。
5.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具有优化旋扭率函数的旋光纤四分之一波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根据等效相位延迟误差的预定指标要求,首先确定所需出射光的偏振椭圆度P值,P≤0.0628,得到变速旋扭段的归一化长度L与最大归一化旋扭率QL的约束关系再根据基体光纤的拍长值,2mm≤LB≤10mm,变速旋扭段的光纤长度20mm≤l≤200mm和最大旋扭率2π/mm≤τL≤8π/mm;制作时,将双折射光纤的一端固定在光纤夹持器上,另一端固定在旋转电机的中心轴上,采用加热元件将双折射光纤加热软化,将加热元件固定在电控位移台上,以恒定的平移速度v=0.25mm/s沿光纤移动,同时开启旋转电机,电机转速按照旋扭率变化函数τ(z)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当加热元件移动l距离后,电机转速恰好达到最大值vτL,0.5π/s≤vτL≤2π/s,这样制作出来的变速旋扭光纤就是满足等效相位延迟量指标要求90°±3.6°的旋光纤四分之一波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77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温控膜与其的应用
- 下一篇:偏振片、偏振膜以及偏振片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