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菌发酵玉米秸秆糠醛渣生产纤维素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7685.3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4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超;刘会芳;刘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9/42 | 分类号: | C12N9/42;C12R1/885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郑虹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玉米 秸秆 糠醛 生产 纤维素酶 方法 | ||
1.一种混菌发酵玉米秸秆糠醛渣生产纤维素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两株里氏木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菌发酵玉米秸秆糠醛渣生产纤维素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里氏木霉CICC 13052和CICC 40360的接种比例为1~10: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菌发酵玉米秸秆糠醛渣生产纤维素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酶培养基的诱导碳源为玉米秸秆糠醛渣;混菌耐受底物浓度高,耐受200g/L玉米秸秆糠醛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菌发酵玉米秸秆糠醛渣生产纤维素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发酵的初始pH为2~8;接种量为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76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