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储存装置、存储器控制器及其数据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7455.7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3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梁登棋;叶晏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慧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2 | 分类号: | G06F12/02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段淑华;刘曾剑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储存 装置 存储器 控制器 及其 数据管理 方法 | ||
1.一种数据储存装置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接收读取指令;
当所述读取指令对应的目标数据储存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由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包含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页;
判断所述数据页的读取次数是否大于读取阈值;
当判断为否,储存至少一后续数据至数据暂时储存装置的第一储存空间;以及
当判断为是,储存至少一所述后续数据至所述数据暂时储存装置的第二储存空间;
其中,所述目标数据与至少一所述后续数据皆储存于所述数据页,且所述目标数据与至少一所述后续数据在数据读取上有前后的关系;
其中,当判断为是,储存至少一所述后续数据至所述数据暂时储存装置的所述第二储存空间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储存空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储存空间;
当判断为否,移除所述第二储存空间中的旧数据以储存至少一所述后续数据至所述数据暂时储存装置的所述第二储存空间;
判断至少一所述后续数据是否储存至所述第二储存空间的最后地址;以及
当判断为是,更新至少一所述后续数据的所述读取阈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为否,储存至少一所述后续数据至所述数据暂时储存装置的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储存空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储存空间;以及
当判断为否,移除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旧数据以储存至少一所述后续数据至所述数据暂时储存装置的所述第一储存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读取指令对应的所述目标数据储存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由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包含所述目标数据的所述数据页的步骤更包括:
当所述目标数据储存于所述数据暂时储存装置,由所述第一储存空间或所述第二储存空间读取所述目标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数据页的所述读取次数是否大于所述读取阈值的步骤更包括:
增加所述目标数据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页的所述读取次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数据储存于所述数据暂时储存装置,由所述第一储存空间或所述第二储存空间读取所述目标数据的步骤更包括:
判断储存于所述数据暂时储存装置的剩余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数据阈值,其中,所述剩余数据为部份的至少一所述后续数据;
当判断为否,读取后续数据页;
判断所述后续数据页的所述读取次数是否大于所述读取阈值;
当判断为否,储存所述后续数据页的至少一所述后续数据至所述数据暂时储存装置的所述第一储存空间;以及
当判断为是,储存所述后续数据页的至少一所述后续数据至所述数据暂时储存装置的所述第二储存空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为否,读取所述后续数据页的步骤更包括:
增加所述后续数据页的所述读取次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多个数据区块,每一所述多个数据区块包括多个所述数据页,所述目标数据以及至少一所述后续数据储存于其中之一所述多个数据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慧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慧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74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包底盘冷却系统
- 下一篇:电驱动车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