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杂环境下地下立交交叉口超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7086.1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9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章立峰;闫自海;邹金杰;彭加强;朱双厅;胡贤国;尤鸿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18;E21D11/15;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杂 环境 地下 立交 交叉口 超小净距 隧道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杂环境下地下立交交叉口超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旨在合理组织地下立交交叉口段隧道施工工序,减小隧道开挖风险,避免选用复杂的连拱隧道,同时能保证机械化施工,加快施工进度。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由匝道开挖进入交叉口,对匝道末端拱架进行密排加强,向大跨段方向进行导洞爬坡施工,爬坡至大跨段上台阶高程后进行横挑扩挖,扩挖至大跨段隧道的设计轮廓后,往大跨段正向按台阶法开挖5~6m,然后进入主线隧道正向正洞开挖;反向开挖大跨段隧道上台阶,由匝道往大跨段方向开挖大跨段隧道的中台阶、下台阶及仰拱,待匝道仰拱封闭成环后,反向开挖与匝道相邻的小净距隧道进尺6m后,按主线隧道进行反向正洞开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杂环境下地下立交交叉口超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适用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地下道路的快速兴起,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修建地下快速路。在两条地下快速路的交叉口处,为了实现道路交通的快速转换,修建地下立交是最好的交通结构形式。
地下立交交叉口处是3条隧道分界点,开挖跨度大,结构和围岩受力复杂,通常是设计、施工的难点。地下立交交叉口处通常由特大断面隧道渐变为连拱隧道,然后再变为小净距隧道施工,隧道断面大(达25m以上),开挖高度达15m以上。如何合理分部、分段组织地下立交交叉口段隧道施工工序,减小隧道开挖风险,同时能避免选用复杂的连拱隧道,方便机械化施工等都需要业内技术人员不断的探索与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杂环境下地下立交交叉口超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旨在合理组织地下立交交叉口段隧道施工工序,减小隧道开挖风险,避免选用复杂的连拱隧道,同时能保证机械化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复杂环境下地下立交交叉口超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步骤如下:
1、由匝道开挖进入交叉口,对匝道末端拱架进行密排加强;
2、向大跨段方向按29°仰角进行导洞爬坡施工,满足大型挖机和铲车进入;
3、导洞爬坡至大跨段上台阶高程后进行横挑扩挖;
4、横挑扩挖至大跨段隧道的设计轮廓后,往大跨段正向按台阶法开挖5~6m,然后进入主线隧道正向正洞开挖;
5、反向开挖大跨段隧道上台阶;
6、完成大跨段隧道上台阶开挖支护后,由匝道往大跨段方向开挖大跨段隧道的中台阶、下台阶及仰拱;
7、待匝道仰拱封闭成环后,反向开挖与匝道相邻的小净距隧道,初期支护与围岩之间通过灌浆密实;
8、小净距隧道进尺完成6m后,按主线隧道进行反向正洞开挖。
所述步骤2中的导洞高度、宽度按匝道上台阶高度和宽度控制,导洞的内轮廓与大跨段隧道重合处,按大跨段隧道轮廓控制爆破形状。
步骤2导洞爬坡施工中,每循环进尺1m,架设2榀型钢拱架,初喷支护,架设型钢拱架、钢筋网、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所述步骤3的横挑扩挖中,每次横向扩挖3m,纵向开挖3m,及时架设扩挖部分初期支护,扩挖面按铅垂面控制,并设置竖向临时支撑,断头部分采用喷混凝土防护;按此工序依次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扩挖,直至到大跨段隧道的设计断面。
所述步骤7中,小净距隧道采用控制爆破配合人工修边技术,爆破采用导洞先行逐步扩挖的方式,人工修理开挖轮廓线,及时进行施工架设型钢、钢筋网、喷混凝土。
小净距隧道的中夹岩最小厚度不小于0.3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70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