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工程用高强度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6763.8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6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鸿丰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02 | 分类号: | E01F15/02;F21V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江婷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工程 强度 护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用高强度护栏,包括下面板,在下面板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根竖轴,通过竖轴配合有轴套,在轴套的轴身上配合有两个环套,环套的外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竖轴,轴套的外侧设置有防护面板,防护面板的内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配合第一竖轴的插座,在两根轴套之间配合有连杆,环套的外侧位置处设置有配合连杆用的第一插座,防护面板远离轴套的那一端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缓冲部,在轴套的顶部设置有清扫装置,清扫装置顶部设有警示部;本装置具有较佳的冲击承受能力,可以有效对抗变形,警示部与护栏一体化节约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高强度护栏。
背景技术
市政工程项目中常常需要用到护栏,用于划分绿化带、建设区等区块,现有的护栏结构简易,防撞能力差,在受到撞击后容易发生变形,维护成本高,且这些市政工程建设区块上需要另外设立警示部,而警示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会积满脏灰,影响正常警示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减少变形,警示部与护栏一体化及带有清扫积灰功能的市政工程用高强度护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工程用高强度护栏,包括下面板,在所述下面板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根竖轴,通过所述竖轴配合有轴套,在所述轴套的轴身上配合有两个环套,所述环套的外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竖轴,所述轴套的外侧设置有防护面板,所述防护面板的内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配合所述第一竖轴的插座,在两根所述轴套之间配合有连杆,所述环套的外侧位置处设置有配合所述连杆用的第一插座,所述防护面板远离所述轴套的那一端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缓冲部,在所述轴套的顶部设置有清扫装置,所述清扫装置顶部设有警示部,所述警示部的底部设置有配合所述清扫装置固定连接的第二竖轴,所述清扫装置左侧前端面以及右侧后端面内均设有滑行槽,所述滑行槽内侧设有移行槽,所述移行槽内旋转配合连接有螺旋纹杆,所述螺旋纹杆上设有螺旋纹配合连接的滑行块,所述滑行块外侧伸展入所述滑行槽内且滑行配合连接,所述滑行块外侧设有立杆,所述立杆内侧面设有刷毛层,所述清扫装置内部中间位置处设有运转腔,所述螺旋纹杆靠近所述运转腔一侧通穿所述清扫装置并伸展入所述运转腔内,所述运转腔内的所述螺旋纹杆末尾设有第一齿轮,所述运转腔内部中间位置处固定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前后方向均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末尾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齿合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缓冲部表面贴有反光条,所述防护面板上部设置有传感装置。
优选地,所述下面板与地面之间配合有连接螺栓,所述轴套与所述竖轴之间配合有螺栓,所述插座与所述第一竖轴之间配合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插座与所述连杆之间配合有第二螺栓,所述环套与所述轴套之间配合有第三螺栓。
优选地,所述防护面板靠近所述轴套的那一端设置有强化板,所述强化板与所述防护面板之间配合有第四螺栓。
优选地,所述环套与所述轴套之间相互配合,所述环套与所述轴套之间活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缓冲部与所述防护面板之间焊定。
优选地,所述传感装置包括光线感应器和指示灯,所述光线感应器设置在所述防护面板上顶面,所述指示灯设置在所述防护面板侧面,所述光线感应器和所述指示灯电路连接,当环境光线不佳时,所述光线感应器感应到并将信号传给所述指示灯并控制所述指示灯亮,防止人或车误撞到护栏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防护面板进行冲击力承受,防护面板通过轴套进行主要撑持,在轴套之间设置连杆,当防护面板被撞时,首先通过缓冲部吸收冲击力,缓冲部发生变形后,再将力传给轴套,而后通过连杆传至另一侧的轴套,均衡承受冲击,减少变形,本装置具有较佳的冲击承受能力,可以有效对抗变形,警示部与护栏一体化节约空间,同时具有清扫积灰的功能,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安装较为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鸿丰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鸿丰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67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