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程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6633.4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3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梧桐世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4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程管理系统,属于网络传输领域。
背景技术
架设在公共场合的WIFI设备,因为有故障需要维护,需要一种远程登陆到设备的方式;传统的做法是在WIFI设备因特网端打开访问端口,管理员通过WIFI设备的因特网IP地址登陆设备,但该做法有较大的局限性和安全性问题;首先,WIFI设备架设在路由器下面时,WIFI设备的因特网IP地址属于局域网地址,通过该地址远程用户登陆不了WIFI设备;其次WIFI设备打开因特网端口,会遭受更多的攻击。
现在出现基于虚拟的通信通道的方式,将传输的过程进行虚拟以减少外界的探测和干预,这类方案主要内容在于建立通道,但是实际过程中,无限制的建立通道会对通道关系造成不必要的消耗和浪费,不利于降低管理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远程管理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远程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模块、访问模块和远程终端,其中,所述服务器模块包括Open VPN单元和访问接口单元;所述访问接口单元接受并解析访问模块的访问请求,所述Open VPN单元基于Open VPN生成虚拟通道以连接远程终端。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模块还包括TCP单元,基于TCP协议实现远程终端和服务器模块的数据传输。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模块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虚拟通道的数据流和/或接受访问接口单元的访问信号以生成虚拟通道的中断指令,所述Open VPN单元接受中断指令以断开虚拟通道并清除连接痕迹。
优选地,所述访问请求包括远程终端、访问模块的IP和安全信息;所述访问接口单元验证安全信息,通过则生成访问需求信息,所述Open VPN单元基于访问需求信息生成虚拟地址,将该虚拟地址赋予远程终端,远程终端基于该虚拟地址建立与服务器模块的映射关系。
优选地,所述Open VPN单元还用于记录远程终端的IP与对应的虚拟地址,当访问需求信息的远程终端的IP与已存储的IP匹配时,建立访问模块与远程终端的映射关系。
优选地,所述远程终端基于WIFI技术连接服务器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基于Open VPN技术的虚拟连接管理系统,通过虚拟通道实现远程双方的数据连接,保证传输过程的安全性,通过对访问方的传输行为的监控以调节虚拟通道建立和取消的进程,能够实现对虚拟通道管理的优化,降低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远程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行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基于发明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远程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模块、访问模块和远程终端,其中,所述服务器模块包括Open VPN单元和访问接口单元;所述访问接口单元接受并解析访问模块的访问请求,所述Open VPN单元基于Open VPN生成虚拟通道以连接远程终端。
服务器模块的主要功能为建立一个访问模块与被访问的远程终端之间的联系,基于Open VPN技术实现一个虚拟的网卡,建立虚拟地址的网络,给实际需要进行数据交换的双方各自分配一个虚拟的地址,Open VPN单元则根据交互的需求(即交互双方的IP、数据量等访问信息)将两个虚拟地址连接(映射)起来,实现数据的传输;访问接口单元则为一些基于现有的例如3G网络、串口连接、WIFI连接等技术的访问模块提供技术上的连接入口,使这些访问模块能够连接到服务器模块进行数据交换。
所述服务器模块还包括TCP单元,基于TCP协议实现远程终端和服务器模块的数据传输。
服务器模块是具有公网IP的服务器(即服务器模块包括一个外网单元,例如设置有3G网卡等设备,可以合理的被分配到一个IP),建立一个基于TCP协议的服务器,WIFI设备则作为TCP客户端链接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模块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虚拟通道的数据流和/或接受访问接口单元的访问信号以生成虚拟通道的中断指令,所述Open VPN单元接受中断指令以断开虚拟通道并清除连接痕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梧桐世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梧桐世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66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智能转向机构
- 下一篇:一种嵌套式双转子转向电机多模式转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