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维持现场检测水体稳定状态的装置、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6509.8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5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赵振华;陈奂良;王琳;孙斌;吴立进;刘同喆;张莉莉;齐欢;马雪莹;王金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维持 现场 检测 水体 稳定 状态 装置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维持现场检测水体稳定状态的装置、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野外现场检测水体中的温度、pH、电导率、溶解氧含量等指标,对准确判断水体类型、营养状态、污染状况等有重要意义。相对而言,取自不同深度处的水体在地表开展检测工作,若不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待测水体将不可避免的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大大降低,进而影响基于此结果的后续分析、计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维持现场检测水体稳定状态的装置。本发明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可以基本确保野外现场待测水体取样后保持原有能量状态,保证后续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维持现场检测水体稳定状态的装置,包括:
支撑架,该支撑架具有上支撑板、下支撑板、用于连接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支撑柱;
所述上支撑板上具有定位孔,下支撑板上具有圆形固定孔;
水体容器的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定位孔与圆形固定孔,且所述下支撑板将水体容器支撑;
所述水体容器的底部与进排水构件连通;
其中,所述水体容器包括容器内胆,容器内胆上部与上盖密闭连接,水体容器外侧设置有外嵌体。作为一种较佳的选择,所述容器内胆为避光隔热材质,例如合成塑料,可以尽量减少取样水体与外部能量交换。
优选的,所述外嵌体具有凸起部,且所述定位孔的结构与凸起部相对应,使得定位孔可以与凸起部发生干涉防止水体容器转动。
优选的,所述外嵌体的下部被支撑板支撑。
优选的,所述水体容器为多个,且所述定位孔与圆形固定孔的数量与水体容器的数量相对应。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包括上支撑柱及下支撑柱;
上下支撑柱为螺纹配合,且所述下支撑板被上下支撑柱夹紧。
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柱的上部具有异径螺纹段,异径螺纹段与螺帽配合将上支撑板夹紧。
优选的,所述上盖具有探头孔,探头与上盖密闭连接,探头的检测部位于容器内胆当中。
优选的,所述进排水构件包括中空的主体,主体具有多个接口,主体上用于控制水体容器与外部通断的阀门。同时,上盖下部为呈半球形的结构,水体容器下部也为半球形结构,使得本装置能够尽量的减少检测用水量,从而减轻深处取水工作量,并降低工作强度。
在提供上述结构方案的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装置的组装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支撑柱组装成定位架;
B、将容器内胆与上盖密闭连接形成水体容器,并将水体容器置于定位架上;
C、将水体容器与进排水构件连通;
D、安装探头。
上述装置在野外水体取样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具有多个水体容器,可同时插入多个探头,实现多个指标的同时测试,且各探头间的测试不会相互干扰,可大大提高野外工作效率,保证测试结果可信度。
(2)依靠容器内胆避光隔热,并依靠多个整体密封结构,可使待测水体处于无光、隔热环境,在检测时最大限度的减少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保证了待测水体的原真性,确保测试结果是对测试水体特性的真实反映。
(3)本发明的近乎所有组件都可以拔插或拧的方式拆装,拆后占用空间少,便于携带;同时,各组件组装简单、快捷,缩短了野外工作时间。
(4)本发明水体容器内部为上、下部半球形、中间接圆筒形结构,此结构在保证正常检测的基础上,可最大限度减少检测用水量,从而减轻深处取水工作量。同时,该结构无死角,方便对池内进行彻底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水体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水体容器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支撑杆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上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张下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进排水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水体容器;2:支撑柱,3:支撑板,4:进排水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未经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65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机器人报警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绞车排缆乱绳自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