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掺杂改性LiVPO4 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6238.6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2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范长岭;曾滔滔;文政;李奇愿;韩绍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姜芳蕊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掺杂 改性 livp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制备掺杂改性LiVPO4F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按照一定的化学计量比称取锂源、钒源、磷源、氟源、掺杂元素和还原剂,快速并彻底把V5+还原成V3+,形成绿色孔状材料,经过研磨过筛后,置于真空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中加热到650~850℃,保温2~14h后自然冷却,得到改性LiVPO4F复合材料。解决了LiVPO4F材料循环稳定性能差等问题,同时掺杂后样品的粒度分布均匀、电导率更高,改善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简化了生产工艺,更易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步快速化学还原制备掺杂改性LiVPO4F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较大的能量密度、较小的自放电率、无记忆效应和循环性能好等优点,因而已经获得蓬勃的发展,在很多行业都取代了原有的镍镉电池、铅酸电池和镍氢电池。
氟磷酸钒锂(LiVPO4F)是一种新型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与LiAlPO4F和LiFePO4·OH 等天然矿物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属于三斜晶系,其内部为由[PO4]四面体和[VO4F2]八面体构成的三维结构,在这个三维结构中,锂离子分别占据两个不同的位置。LiVPO4F在[100]、[001]和[011]等三个方向都具有扩散通道,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时,Li+能在上述三维通道中扩散,具有较高的锂离子扩散系数。LiVPO4F在充放电过程中,Li+的脱出和嵌入与V4+/V3+氧化还原电对密切联系,当锂离子完全脱嵌时形成VPO4F,此时达到 156mAh/g的理论容量。LiVPO4F中具有较强电负性的PO43-和F-结合在一起,不仅将该正极材料的放电电位平台提高到4.2V,还稳定了晶体结构。因此,LiVPO4F具有能量密度高、电化学性能好、安全性能高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正极材料。
由于LiVPO4F正极材料合成过程反应不彻底,且工艺过程复杂等因素而严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因此,研发新的合成工艺并使用掺杂改性来改善LiVPO4F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方法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步快速化学还原制备掺杂改性LiVPO4F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解决LiVPO4F材料循环稳定性能差等问题,同时掺杂后样品的粒度分布均匀、电导率更高,改善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简化了生产工艺,更易于工业化生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制备掺杂改性LiVPO4F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按锂、钒、磷、氟元素摩尔比1:1:1:1的比例称取锂源、钒源、磷源和氟源,并加入摩尔百分比1~10%的掺杂金属化合物;按照还原剂与钒的摩尔比为1:1~2:1加入还原剂,碳源以占总比重的5~20%包覆量添加;
步骤2,将步骤1中称取的原料依次加入蒸馏水的烧杯中配置成0.15~0.25mol/L的溶液,快速磁力搅拌,使还原剂彻底把V5+还原成V3+,形成绿色稠状溶液;
步骤3,将步骤2中绿色稠状溶液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温度90~100℃,保温10~16h,然后装入玛瑙研钵中研磨得到粉体,并过筛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62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