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5-芳基-1;3;4-噁二唑结构的吡唑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075651.0 | 申请日: | 2017-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6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 发明(设计)人: | 戴红;石玉军;袁斌颖;洪宇;姚炜;陈庆文;肖瑶;叶林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413/12 | 分类号: | C07D413/12;A01N43/824;A01P7/02;A01P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芳基 噁二唑 结构 吡唑 酰胺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5‑芳基‑1,3,4‑噁二唑结构的吡唑酰胺类化合物(I)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取代基吡唑甲酰基氯(II)与5‑芳基‑1,3,4‑噁二唑‑2‑甲基胺(III)缩合得到。所述含5‑芳基‑1,3,4‑噁二唑结构的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对有害昆虫具有效的防治效果,该化合物可用于制备农业、园艺等领域的杀虫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5-芳基-1,3,4-噁二唑结构的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害虫的防治一直以来是农药科学研究的核心领域,杀虫剂的广泛使用使得多数害虫得到了有效治理。但随着杀虫剂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农药品种的抗药性问题日益凸显,加上新的病虫害的不断出现,使得新农药的继续研究和开发成为必然选择。
吡唑环在农业生产方面应用广泛,吡唑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杀虫、杀螨等活性,吡唑杂环被广泛地引入到农药化合物分子中,如吡唑酰胺杀虫杀螨剂吡螨胺和唑虫酰胺,对螨虫、蚜虫等具有优良的杀灭活性(Biochim.Biophys.Acta 1998,1364,236-244)。
噁二唑也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杂环,在农药领域的杀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有一些研究报道了噁二唑类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如Zheng等发现含双苯基结构的噁二唑类化合物A和B对粘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在测试浓度为125mg/L时,化合物A和B对粘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和58.62%(J.Fluorine Chem.2003,123,163-169);Oliveira等人报道的含噁二唑结构的羧酸衍生物C和D对埃及伊蚊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LC50值分别为49.3和50.5mg/L(Bioorg.Med.Chem.2013,21,6996-7003)。
因此,为了寻找具有较好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合理地将吡唑酰胺单元与取代噁二唑杂环拼接在一起,从中有望得到具有杀虫活性的新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针对各种害虫具有优良防治效果,且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一类含5-芳基-1,3,4-噁二唑结构的吡唑酰胺类化合物,以满足作物保护对高效杀虫剂需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化合物在制备杀虫剂方面的用途。
本发明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本发明所述含5-芳基-1,3,4-噁二唑结构的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备如结构:
该类含5-芳基-1,3,4-噁二唑结构的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合物Ia~Ie可通过下列反应合成得到:
其中,中间体Ⅱa~Ⅱc可参照文献(J.Agric.Food Chem.2013,61,8730-8736)的方法合成得到;中间体Ⅲa~Ⅲd的合成参照文献报道的常规方法(Chemical Reagents2004,26,99-100)。
通式I化合物对昆虫具有优良的防治活性,因而本发明的化合物可用作制备杀虫剂,进而保护农业、园艺等植物。所述的昆虫有鳞翅目害虫如棉铃虫、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虫、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等,同翅目害虫如叶蝉、飞虱、蚓虫、粉虱等,双翅目害虫如家蝇、潜叶蝇、蚊类等,直翅目和鞘翅目等害虫等。当然,本发明的化合物可防治的有害生物不限于上述举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5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