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接式的稳定器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5530.6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1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隆亮;九鬼典雅;中村顺和;内田智;高村俊;安江智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38 | 分类号: | F16F1/38;B60G7/02;B60G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钟日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接式 稳定 衬套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6年2月26日提交的名称为“接着タイプのスタビライザブッシュ”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035833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稳定杆防振支承于车辆的车身侧的稳定器衬套,特别是涉及相对于稳定杆粘接安装的粘接式的稳定器衬套。
背景技术
以往,在汽车等车辆中,采用了用于抑制转弯时等的车身的倾斜而提高行驶稳定性的稳定杆。稳定杆还被称为防倾杆(anti-roll bar),该稳定杆一般跨越配设于左右的悬架部件之间,并且经由稳定器衬套将该稳定杆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防振支承于车辆车身。
这样的稳定器衬套一般为如下构造:相对于稳定杆以外插状态装配筒状的橡胶弹性体,并且安装于车辆车身侧的托架装配于橡胶弹性体的外周面上。
但是,若因构成稳定器衬套的橡胶弹性体的弹性变形而在稳定杆与橡胶弹性体之间产生间隙,则泥水等有可能浸入,还容易成为异响的原因。因此,日本特开平11-10809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相对于稳定杆以外插状态粘接有橡胶弹性体的粘接式的稳定器衬套。
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对现有的粘接式的稳定器衬套进行研究时发现还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点。即,在粘接式的稳定器衬套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粘接于稳定杆,因此当稳定杆在轴向上移动时橡胶弹性体容易在从托架脱离的方向上相对移动,而难以利用托架实现稳定的保持。
此外,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还尝试了通过减小托架的轴向两侧部分的半径尺寸而提高对于橡胶弹性体的轴向的脱离阻力的方案。然而,若要充分确保轴向的脱离阻力,则需要在增大轴向中央部分的半径尺寸的同时减小轴向两端部分的半径尺寸而将两个部分之间的半径尺寸差设定得较大。因此,橡胶弹性体的轴向中央部分变得较厚而难以设定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的较硬的弹性特性,恐难以实现所要求的稳定杆的支承特性。另外,由于橡胶弹性体的轴向两侧部分变得较薄,因此,有可能因稳定杆在侧倾方向(こじり方向)上移位时的橡胶弹性体的压缩率变大而导致耐久性降低。故此,仅减小托架的轴向两侧部分的半径尺寸并未成为针对上述问题的充分的解决对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080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处,本发明是以如上所述的情形为背景而完成的,其解決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构造的稳定器衬套,该稳定器衬套是相对于稳定杆粘接安装的粘接式的稳定器衬套,该稳定器衬套既能确保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的较硬的弹性特性、良好的耐久性又能获得针对托架的轴向的脱离阻力。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下,对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记载。此外,能够以尽可能任意的组合而采用以下记载的各方式中所采用的结构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种粘接式的稳定器衬套,其具有:筒状的橡胶弹性体,其以外插状态粘接于稳定杆;以及托架,其装配于所述橡胶弹性体的外周面上、且向车辆车身侧安装,所述粘接式的稳定器衬套的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橡胶弹性体的轴向中间部分的外周面重叠的所述托架的轴向中间部分设置有沿轴向呈直线状地延伸的中间直线部,并且在所述托架的轴向两端部分设置有沿轴向呈直线状地延伸、且从所述橡胶弹性体的轴向端部突出至外侧的端部直线部,另一方面,在所述托架的所述中间直线部与各所述端部直线部之间设置有朝内周侧开口且沿周向延伸的槽状部,各所述槽状部与所述橡胶弹性体的轴向两侧部分的外周面重叠,且所述托架的所述中间直线部的内周面半径尺寸比所述端部直线部的内周面半径尺寸小。
在形成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稳定器衬套中,通过在托架设置中间直线部和端部直线部,从而除了托架的端部直线部以外,在中间直线部的轴向两侧部分也能够发挥托架相对于橡胶弹性体的轴向部脱离阻力。而且,由于能够将托架的中间直线部的半径尺寸设定得较小,因此,能够避免稳定器衬套的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的弹性特性变得过度柔软。进一步,由于将橡胶弹性体的半径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在托架的设置于中间直线部的两侧的槽状部处设为较大,因此,与未设置槽状部的形状相比还减小了稳定杆在侧倾方向上移位时的橡胶弹性体的压缩率。而且,由于将托架的端部直线部的半径尺寸设为大于中间直线部的半径尺寸、且没有形成为尖头形状,因此,即使在橡胶弹性体因侧倾载荷的输入而变形,而在托架的端部直线部内在轴向上膨胀的情况下,也可抑制端部直线部的压缩率的增大,还容易确保耐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理工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理工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55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弹簧制动气室
- 下一篇:两轮车辆立管避震润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