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轴一体化的新型摆闸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5503.9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8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赖春琳;孙庆平;罗乃栋;李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西莫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6 | 分类号: | E01F1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力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13 | 代理人: | 龚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 一体化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轴一体化的新型摆闸。
背景技术
传统的摆闸中,转筒与电机是通过中间机构连接的,电机通常安装在机箱的上端或下端,占用机箱空间,机箱的结构设计收到一定的限制,影响美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轴一体化的新型摆闸,其将减速电机内置于转筒内,省去中间传动机构,并且节省了机箱的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轴一体化的新型摆闸,其包括:
转筒;
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安装于转筒的一端中,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转筒同轴,且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和转筒同步转动,减速电机通过一马达座与外部的支撑部固定连接;
摆门,所述摆门固定安装于转筒的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减速电机为直流无刷电机。
优选地,所述新型摆闸进一步包括摆门夹板,所述摆门通过摆门夹板固定于转筒的外壁。
优选地,所述摆门夹板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为L型,第二夹板为直板,所述第二夹板固定连接于第一夹板上以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内侧形成一凹槽,所述摆门伸入该凹槽中并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固定,所述第一夹板固定安装于转筒的外壁。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与摆门之间均设有一保护垫。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外侧均安装有一摆门护罩。
优选地,所述摆门夹板为两个,分别位于摆门的上、下两端。
优选地,所述新型摆闸进一步包括离合器、机芯轴、离合器安装板,所述离合器包括固定圈、支座以及位于固定圈和支座之间的移动圈;所述固定圈固定连接于机芯轴的一端,所述机芯轴的另一端从转筒的另一端伸入至转筒并与转筒固定,所述机芯轴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同轴;所述支座通过离合器安装板与外部的支撑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圈的上侧向上延伸有多个凸块,所述固定圈的外周缘开设有与所述凸块相匹配的插接槽;所述移动圈的下侧形成有多个沿着移动圈周壁均匀排布的第一齿部,所述支座的上侧形成有与第一齿部相匹配的第二齿部,所述固定圈和移动圈之间设有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移动圈和支座之间设有第二弹性部件。
优选地,所述新型摆闸进一步包括一编码器,所述减速电机安装有一马达头,所述编码器通过编码器座安装于马达头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径向尺寸非常小但轴向尺寸较大的直流无刷电机,在不影响功率的情况下尽可能缩小减速电机的径向尺寸,以便于内置到转筒中,转筒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相连保持同步,省去中间传动机构,能量传递行程短,传动结构轻巧,使得摆门转动速度更快更平稳,并且节省机箱的空间,使机箱的外观设计更加多样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转轴一体化的新型摆闸中摆型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马达座;2、减速电机;3、转筒;4、马达头;5、编码器座;6、编码器;7、离合器安装板;8、离合器;81、固定圈;82、移动圈;83、支座;12、机芯轴;13、离合器浮动板;14、走线管;17、第一夹板;18、第二夹板;19、保护垫;20、双面胶;23、摆门;24、摆门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请参照图1-3所示,一种转轴一体化的新型摆闸,其包括转筒3、减速电机2、摆门23、离合器组件和编码器6。其中,减速电机伸入转筒3的上端内部,减速电机采用径向尺寸非常小但轴向尺寸较大的直流无刷电机,在不影响功率的情况下尽可能缩小减速电机的径向尺寸,以便于内置到转筒3中。减速电机包括电机本体、输出轴和马达头4,电机本体的上端与转筒3的上端持平,输出轴位于电机本体的下端且与转筒3同步转动,即输出轴与转筒3同轴,输出轴与转筒3直接固定或者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连接。电机本体的上端通过马达座1与外部的支撑部固定连接,外部的支撑部可以是机箱,也可以是其他支撑架等固定结构上,从而使得输出轴转动时,转筒3绕固定不动的电机本体转动。电机本体的上端安装马达头4,编码器6通过编码器座5安装于马达头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西莫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西莫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55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