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动力电池及电池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5441.1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4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君;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顶盖 结构 电池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动力电池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作为正极极柱的构成材料适宜使用在正极电位下不溶解于非水电解质的铝或铝合金。作为负极极柱的构成材料多使用不与负极活性物质合金化的铜等。
动力电池成组时,汇流排(busbar)需要焊接在正极的连接块或者负极的连接块,由于汇流排多采用单一材质(例如铝或者铜),同时铝的熔点比铜的熔点低、比热容高,无法容易地将铜材质和铝材质采用超声波焊、激光焊等方式焊接在一起,因此要求动力电池顶盖结构中正负极的连接块采用与汇流排相同的材质,也就是正负极的连接块都为铝材质或都为铜材质。如果正极极柱为铝质,负极极柱为铜质,那么就必须有一个铜铝转接的结构来实现电芯外部的两个连接块实现都为铝材质或都为铜材质。
在相关技术中,通常的解决方式为通过摩擦焊或者铆接的方式将极柱加工成铜铝结构(即极柱的上端是铜,下端是铝;或者极柱的上端是铝,下端是铜)。然而,铜铝铆接由于结构配合及铆接控制等因素往往会导致在电池应用过程中由于振动/冲击等外部原因引起铜铝转换界面接触电阻波动,使得电芯不能稳定的输出电流,同时也会因为接触电阻的增大造成铜铝转换界面处发热量增加。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包括第一电极组件、第二电极组件以及顶盖片,
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柱以及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极柱的顶部具备连接段,
所述第一连接块包括主体以及复合部,所述主体的材质具有第一基体金属,所述第一极柱的材质以及所述复合部的材质均具有第二基体金属,所述第一基体金属不同于所述第二基体金属,所述复合部与所述主体复合,所述复合部上具有第一连接孔,
所述第一连接块位于所述顶盖片的上方,所述连接段穿过所述顶盖片和所述第一连接块,并由所述第一连接孔露出,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复合部焊接,
所述第二电极组件附接于所述顶盖片上。
优选地,所述复合部贯通所述主体,所述连接段依次穿过所述顶盖片以及所述第一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主体上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段依次穿过所述顶盖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铆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具有台阶部,所述第一极柱与所述台阶部卡紧。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孔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直径相等,所述连接段的周缘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壁焊接。
优选地,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具有凹陷部,所述复合部嵌入所述凹陷部内。
优选地,所述复合部的厚度与所述主体的厚度的比值为1/10~2/3。
优选地,所述复合部的上表面低于所述主体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连接段的顶面与所述复合部的上表面齐平。
优选地,所述复合部沿所述顶盖片的宽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主体。
优选地,
所述复合部与所述主体的结合面的拉伸强度大于所述复合部自身的拉伸强度;
或者
所述复合部与所述主体的结合面的拉伸强度大于所述主体自身的拉伸强度。
优选地,
所述主体的材质为铝或铝合金,所述第一极柱的材质为铜或铜合金,所述复合部的材质为铜或铜合金;
或者
所述主体的材质为铜或铜合金,所述第一极柱的材质为铝或铝合金,所述复合部的材质为铝或铝合金。
优选地,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复合部激光焊接。
优选地,所述主体与所述复合部采用冷轧法、热轧法、爆炸复合法或爆炸轧制法复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包括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汇流排以及所述的动力电池,所述汇流排与所述主体焊接,且所述汇流排与所述主体均具有所述第一基体金属。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动力电池及电池模组能够有效避免因振动、冲击等外部因素引起两种材质的转换界面发生接触电阻波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5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