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防治霉菌性、滴虫性和老年性阴道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5192.6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1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耕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精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61 | 分类号: | A61K36/61;A61K9/06;A61K47/32;A61K9/02;A61P15/02;A61P31/10;A61P33/02;A61K33/00;A61K31/722;A61K31/702;A61K3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代芳 |
地址: | 438401 湖北省黄冈***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防治 霉菌 滴虫 老年性 阴道炎 药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霉菌性、滴虫性和老年性阴道炎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褐藻寡糖2~15份、壳寡糖0.5~15份、臭氧化油2~12份、岗松精油1~12份、茶树精油1~15份、蛇床子提取物0.5~5份,苦参提取物0.5~6份、薰衣草精油0.1~5份、薄荷油0.1~4.5份和植物乳酸1~6份。并进一步提供了该药物制备成洗剂、凝胶剂和栓剂的制备方法。采用本申请制备的药物治疗霉菌性、滴虫性和老年性阴道炎,其有效率分别能够达到100%、98.8%和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治霉菌性、滴虫性和老年性阴道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霉菌性阴道炎或念珠菌性阴道炎即外阴阴道假丝念珠菌病(VVC),是由念珠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的外阴阴道炎症性疾病、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典型症状是外阴瘙痒,且瘙痒症状时轻时重,时发时止,瘙痒严重时坐卧不宁,寝食难安,炎症较重时还可能出现排尿痛、性交痛等。白带增多是本病的另一主要症状,白带一般很稠,呈豆渣样或乳凝块状。复杂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必须考虑胎儿安全性。
阴道滴虫症是由滴虫(白带虫)所引起的一种性病,高发在35岁至50岁的年龄层。女性感染滴虫后,阴道会产生黄绿色泡沫状或米糠状有恶臭的分泌物﹙即一般所谓白带﹚,有时会有外阴瘙痒或是下腹部轻微疼痛的症状,严重会导致阴道黏膜肿胀、发红、充血,致阴道奇痒无比。阴道滴虫长期存在阴道内会损伤子宫颈,导致子宫颈反复发炎症状,长此以往有导致子宫颈癌之危险,感染滴虫所造成的胯下瘙痒及其它身体症状对患者生活影响很大。
老年性阴道炎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内pH增高,局部抵抗力降低,致病菌容易入侵繁殖引起炎症。同时,由于阴道黏膜萎缩,上皮菲薄,血运不足,使阴道抵抗力降低,便于细菌侵入繁殖引起炎症病变。另外,个人卫生习惯不良,营养缺乏,尤其是B族维生素缺乏,可能与发病有关。此外,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卵巢早衰、盆腔放疗后、长期闭经、长期哺乳等均可引起本病发生。
目前,妇科外用产品市场可以说多不胜数,西药产品偏多,虽然起效快,但副作用大,而中药产品基本都是简单组合,对霉菌、滴虫及其顽固性老年阴道炎治疗效果不佳,且基本都破坏阴道酸碱平衡,同时这些产品药物附着力差,缓释吸收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霉菌性、滴虫性和老年性阴道炎的的药物及制备方法,能够有效的用于防治霉菌性、滴虫性和老年性阴道炎。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霉菌性、滴虫性和老年性阴道炎的药物,包括活性组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活性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褐藻寡糖2~15份、壳寡糖0.5~15份、臭氧化油2~12份、岗松精油1~12份、茶树精油1~15份、蛇床子提取物0.5~5份,苦参提取物0.5~6份、薰衣草精油0.1~5份、薄荷油0.1~4.5份和植物乳酸1~6份。
优选地,所述活性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褐藻寡糖3~10份、壳寡糖3~10份、臭氧化油3~10份、岗松精油3~10份、茶树精油2~10份、蛇床子提取物1~2份,苦参提取物1~2份、薰衣草精油2~3份、薄荷油0.35~4份和植物乳酸2~4份。
优选地,所述药物剂型包括洗剂、凝胶剂和栓剂。
优选地,当所述剂型为凝胶剂时,所述辅料为卡波姆和水;
优选地,当所述剂型为洗剂时,所述辅料为水;
优选地,当所述剂型为栓剂时,所述辅料为栓药用壳和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用于防治霉菌性、滴虫性和老年性阴道炎的洗剂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精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精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51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