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稳定性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075075.X | 申请日: | 2017-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1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叶胜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千盛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陈丽君 |
| 地址: | 2121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低压 成套 开关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包括柜体,柜体一侧依次设有次母线室、控制室、主母线室和电缆室,另一侧设有若干电气单元室,柜体两侧均设有侧护板,侧护板之间设有后护板,侧护板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包括水平板和第一凸板,侧护板上设有若干连接件,后护板上设有第二凸板和若干第一凸起,次母线室、控制室、主母线室和电缆室与电气单元室之间设有散热隔板,散热隔板上设有若干集线板,侧护板与散热隔板之间设有连接梁;本发明连接方便稳固,散热性好,利于提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属于开关成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基础设施和电力能源投入加大,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在低压供电系统中负责电能的控制、保护、测量、转换和分配,其结构组成一般包括开关柜柜体、装入开关柜内的电气元件和二次回路元件和线路,电气元件包括安装起隔离电路作用的隔离开关、起安全保障作用的接地开关、起测量或保护作用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起过电压保护作用的避雷器或RC吸收器,引接电缆或架空线都可以进入柜内,使开关柜成为一个有相对独立组合功能的配电装置。
开关柜柜体结构是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组合基础,其既满足各电气单元的组合功能条件,还满足柜体的固有要求包括坚固可靠、整齐美观、调整容易等,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柜体结构连接稳定性较差,散热效果不佳,电气元件和线路的组合配电分布不理想,难以排热,从而降低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连接方便稳固,散热性好,利于提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高稳定性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一侧由顶部至底部依次设有次母线室、控制室、主母线室和电缆室,另一侧设有若干并列分布的电气单元室,相邻电气单元室之间设有分隔梁;
所述柜体两侧均设有侧护板,侧护板之间设有后护板,所述侧护板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水平板和第一凸板,所述水平板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且与侧护板之间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凸板与水平板相连,且与侧护板之间设有第二安装槽;
所述侧护板上设有若干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孔,且与第二安装槽配合,所述后护板上设有第二凸板和若干第一凸起,且与第一安装槽配合,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一通孔配合,所述第二凸板与第一凸板上均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且为对称设置的L型板,所述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之间设有第一连接螺栓;
所述次母线室、控制室、主母线室和电缆室与电气单元室之间设有散热隔板,所述散热隔板上设有若干集线板,所述集线板上设有若干集线孔,所述散热隔板两侧设有第二连接板和限位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限位板为L形板;
所述侧护板与散热隔板之间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上设有若干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之间设有第二连接螺栓。
上述一种高稳定性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其中,所述电气单元室表面设有通风板,所述通风板上设有若干呈阵列分布的通风孔。
上述一种高稳定性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其中,所述侧护板包括上护板和下护板,所述上护板底部设有C型板,所述C型板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下护板顶部设有若干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第二通孔配合,所述侧护板上设有若干支撑件。
上述一种高稳定性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上支撑杆、固定件和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分别与上护板和下护板之间设有导向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锁片,且与下护板相连,所述锁片两侧分别与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千盛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千盛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50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