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结砂轮棒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4906.1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6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周群飞;饶桥兵;李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7/00 | 分类号: | B24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砂轮 加工件 柱形柄 钝角 尖角 清角 锐角 异形 陶瓷 侧向基准面 侧向基准 陶瓷产品 传统的 基准点 基准面 最顶端 底端 去除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烧结砂轮棒及其使用方法,涉及陶瓷清角烧结砂轮棒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烧结砂轮棒在加工陶瓷时无法去除钝角、锐角、直角、异形尖角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烧结砂轮棒,包括:柱形柄,柱形柄的底端连接有L型基准加工件,L型基准加工件包括:底部基准面、侧向基准面和清角面,且侧向基准面的最顶端为基准点。本发明提供的烧结砂轮棒,能够完全彻底清除陶瓷产品中的钝角、锐角、直角和异形尖角,突破了传统的加工工艺,进而实用性较好、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清角烧结砂轮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烧结砂轮棒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数控CNC加工行业中烧结砂轮棒加工陶瓷,对于钝角、锐角、直角、异形尖角目前是无法去除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限制。
具体地,现有的烧结砂轮棒是对称的圆形或者圆锥形砂轮棒,烧结砂轮棒加工陶瓷后会留下与烧结砂轮同样大小的R角,此种加工在加工行业中一直是需要突破的加工瓶颈。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烧结砂轮棒及其使用方法,以用于数控CNC加工陶瓷清角,并且能够彻底清除钝角、锐角、直角、异性尖角,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结砂轮棒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烧结砂轮棒在加工陶瓷时无法去除钝角、锐角、直角、异形尖角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烧结砂轮棒,包括:柱形柄,所述柱形柄的底端连接有L型基准加工件,所述L型基准加工件包括:底部基准面、侧向基准面和清角面,且所述侧向基准面的最顶端为基准点。
其中,所述底部基准面与所述侧向基准面呈直角设置。
具体地,所述柱形柄为圆柱形柄。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形柄的底端通过锥形体与所述L型基准加工件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锥形体和所述圆柱形柄具有同一轴心。
再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基准面与所述圆柱形柄和所述锥形体的轴心垂直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烧结砂轮棒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提供的烧结砂轮棒中,包括:柱形柄,柱形柄的底端连接有L型基准加工件,L型基准加工件包括:底部基准面、侧向基准面和清角面,且侧向基准面的最顶端为基准点。由此分析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烧结砂轮棒中,由于柱形柄的底端连接有L型基准加工件,且L型基准加工件包括一体结构的底部基准面、侧向基准面和清角面,同时侧向基准面的最顶端为基准点,因此与现有的对称圆形或圆锥形砂轮棒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烧结砂轮棒的加工使用区域设有底部基准面和侧向基准面、基准点在侧向基准面的最顶端,从而能够完全彻底清除陶瓷产品中的钝角、锐角、直角和异形尖角,突破了传统的加工工艺,进而实用性较好、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烧结砂轮棒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数控CNC加工时,校正所述烧结砂轮棒的侧向基准面;标定所述烧结砂轮棒在所述数控CNC的机台中的高度;标定所述烧结砂轮棒的基准点,并将所述烧结砂轮棒的大小公差补偿在所述数控CNC的半径补偿中;当所述侧向基准面、底部基准面与所述基准点校正、标定后,由所述数控CNC主轴定向、定位、不转动的同时X轴、Y轴、Z轴高速移动。
其中,所述“数控CNC加工时,校正所述烧结砂轮棒的所述侧向基准面”的步骤具体为:数控CNC加工时,校正所述烧结砂轮棒的所述侧向基准面,以使所述侧向基准面与清角区域的基准面平行。
具体地,所述“标定所述烧结砂轮棒的所述基准点,并将所述烧结砂轮棒的大小公差补偿在所述数控CNC的半径补偿中”的步骤具体为:通过红外线对刀仪标定所述烧结砂轮棒的所述基准点,并将所述烧结砂轮棒的大小公差补偿在所述数控CNC的半径补偿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49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