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藏冷冻装置及其过热提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4134.1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9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淑娟;吴乔晔;王英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刘长江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藏 冷冻 装置 及其 过热 提示 方法 | ||
1.一种冷藏冷冻装置的过热提示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开启事件;
在确定所述门体开启后,检测所述冷藏冷冻装置所在位置的环境温度以及所述冷藏冷冻装置的箱体前部设定区域内的温度分布;
将所述温度分布与所述环境温度进行比较,确定出待放入所述冷藏冷冻装置的物品的温度;
判断所述物品的温度是否高出与所述环境温度匹配的温度阈值,若是,输出第一物品过热提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出待放入所述冷藏冷冻装置的物品的温度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温度分布中找出温度与所述环境温度存在差异的区域,并将所述区域的最高温度作为所述物品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环境温度确定与其匹配的温度阈值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环境温度是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根据对人体手部的温度统计得出;
在所述环境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温度阈值为所述环境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之和;并且
在所述环境温度低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温度阈值为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输出物品过热提示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关闭事件;
在确定所述门体关闭后,检测所述冷藏冷冻装置内部的温度分布,以确定新放入的物品的温度;
判断所述新放入的物品的温度是否超出所述温度阈值,若是,输出第二物品过热提示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满足以下任意条件之一的情况下停止输出所述第二物品过热提示信号:
所述新放入的物品的温度下降至所述温度阈值以下;
所述新放入的物品被取出;
持续输出所述第二物品过热提示信号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以及
获取到外部输入的停止提示命令。
6.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
箱体,限定有前侧敞开的储物间室;
门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前侧,用于开闭所述储物间室;
门体开关检测器,配置成检测所述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开启事件;
环境温度检测器,配置成在确定所述门体开启后,检测所述冷藏冷冻装置所在位置的环境温度;
第一物品温度检测器,配置成在确定所述门体开启后,检测所述冷藏冷冻装置的箱体前部设定区域内的温度分布,并将所述温度分布与所述环境温度进行比较,确定出待放入所述冷藏冷冻装置的物品的温度;
第一过热提示器,配置成判断所述物品的温度是否高出与所述环境温度匹配的温度阈值,若是,输出第一物品过热提示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物品温度检测器还配置成:
从所述温度分布中找出温度与所述环境温度存在差异的区域,并将所述区域的最高温度作为所述物品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过热提示器还配置成:
判断所述环境温度是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根据对人体手部的温度统计得出;
在所述环境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温度阈值为所述环境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之和;
在所述环境温度低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温度阈值为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以及
将所述物品的温度与匹配出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在所述物品温度大于所述温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物品过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所述门体开关检测器还配置成:检测所述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关闭事件;并且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第二物品温度检测器,配置成在确定所述门体关闭后,检测所述冷藏冷冻装置内部的温度分布,以确定新放入的物品的温度;以及
第二过热提示器,配置成判断所述新放入的物品的温度是否超出所述温度阈值,若是,输出第二物品过热提示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过热提示器,还配置成:
在满足以下任意条件之一的情况下停止输出所述第二物品过热提示信号:
所述新放入的物品的温度下降至所述温度阈值以下;
所述新放入的物品被取出;
持续输出所述第二物品过热提示信号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以及
获取到外部输入的停止提示命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41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